编辑推荐
学说与判例相互协力,理论与实务相互连通,来自法官的知识分享!
内容简介
即将开启的民法典时代,不再“唯某一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民事法律是尚”,必将使中国的民法制度面目一新。然而,我们的“民法传统”从《民法通则》开始不过三十年的时间,在解释论上仍应不断前行,以建构起与立法、司法相适应兼具强大解释力的学术体系。民法适用解释是法官以法律本身的价值标准作为依据所做的一种价值判断,并非简单形式逻辑的操作,当然也不能脱离开民法的精神。《民法解释与裁判思维》的内容系从作者十余年发表的论文中拣选汇集而成,分列本土问题的解释论、民法中的“边界”问题、裁判的思维与分析方法、民法解释的运作实效四个部分,涉及多项解释专论与实务问题。《民法解释与裁判思维》强调民法解释价值权衡与判断,注重此概念与彼概念的厘定与区分,所涉及的问题多为实例,旨在从裁判者的立场出发,在笃信现行实在法秩序的前提下,探寻的思维和论证方法,希冀实现逻辑自洽和裁判规则的形成,以增进民法适用的合理性及客观性。
作者简介
作者李超,1976年生于辽宁沈阳。1995年9月至2002年7月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先后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和经济学硕士学位,2005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06年9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产业经济管理研究,现为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讲师。曾先后赴香港岭南大学和联合国老龄问题研究所访问进修。已在《人口研究》《法制日报》《经济管理》《生产力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近二十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自序
第一章 本土问题的解释论
物之毁损的恢复原状与金钱赔偿——多种侵权责任方式下的解释
侵权法上的防御性请求权研究
论小区共用部分车位、车库的约定专用——兼评《物权法》第74条
关于公有住房使用权纠纷案件的调查与分析
第二章 民法中的“边界”问题
履行请求权之界限与给付不能
自甘冒险与侵权责任的承担
非典型承揽合同的判定及定作人过失的责任承担
学术批评的边界与名誉权的保护
第三章 裁判的思维与分析方法
《民法总则》民事责任章条文释义与适用
腾房案裁判中的利益衡量与价值判断
“凶宅”买卖中的瑕疵担保责任与缔约责任
采光妨害的判定及其赔偿标准
保理合同纠纷若干裁判思路与规则
第四章 番外:程序与例案
在限缩与扩张之间——围绕民事判决既判力客观范围的实证分析与制度推演
指导性案例:公共政策的一种表达方式
民法解释与裁判思维是2019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李超。
得书感谢您对《民法解释与裁判思维》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