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以人类学的方法论解释和呈现中国特有的“农之道”。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中国农业人类学的使命是用人类学知识体系,以传统的中华农耕文明为背景,探索乡土社会的内部规律,包括天地人和、宗法社会、土地伦理、小农经济、耕读传家等,特别是在社会转型的今天,配合乡村振兴,寻求中华社稷推展中的文化和历史法则。
本书基于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在收集梳理古今文献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力图从“乡土社会”“农仪农艺”“城乡多维”“乡村振兴”等方面,以人类学的方式解释和呈现中国特有的“农之道”。
作者简介
作者彭兆荣,厦门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兼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旅游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特聘项目博士生指导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人类学与旅游、文学人类学、文化遗产、艺术遗产等方面的研究,著有《文学与仪式》《遗产:反思与阐释》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导言 丰足的粮食 永远的农业
第一部分 乡土社会
第一章 认知乡土与乡土知识
第二章 天时、物候与和土
第三章 乡土社会中之诸二元关系
第四章 振兴乡土 回归民俗
第五章 乡土社会·家园遗产·村落公园
第六章 魂之归兮,乡土中国——费孝通的乡土情结
第二部分 以农为本
第七章 我侬 我农
第八章 土地哲学:中国农耕传统中的乡土智慧
第九章 “生态”三农:含混中的坚守
第十章 嘉禾之诉与耕读之说——兼说江西稻作文化
第十一章 永远的“有机” 永续的农业——“农家肥”的人类学解读
第十二章 农业遗产的生态智慧:梯田的例子
第三部分 农仪 农艺
第十三章 君仪田方——古代天子亲耕之耤田礼
第十四章 蚕、桑、丝绸与线路遗产
第十五章 艺者 农也
第十六章 农家器乐:王祯《农书》之叙体
第十七章 “农—工”:中国传统工具中的农业背景
第十八章 器二不匮:再述农器之重
第四部分 城乡多维
第十九章 西方城政我乡政
第二十章 农正之政
第二十一章 邑,城在乡土——中国城镇化的自我逻辑
第二十二章 城镇化/逆城镇化:新型的双向对流——以厦门城中村曾厝垵为例
第二十三章 黄土文明之“介休范例”的民族志表述
第二十四章 家园筑在边境上——京族的例子
第五部分 乡村振兴
第二十五章 论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路线图
第二十六章 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新三农化”
第二十七章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层面
第二十八章 回归 弥合 传承:新耕读传统中的家园遗产
第二十九章 乡村振兴战略中“新耕读传家”的家园遗产
第三十章 走回“三野”——荒野 原野 田野
参考文献
后记
乡土社会的人类学视野是202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彭兆荣。
得书感谢您对《乡土社会的人类学视野》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