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教师如何做“小课题”》中,“小课题”是指教师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困惑,利用各种经验、方法、技术、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形成个人理论的课题研究形式。
教师应成为研究者,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我们的大多数教师仍然仅充当着“教书匠”角色,离“研究者”还相差甚远,这就大大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小课题的出现,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教师从教育科研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从“门外汉”成长为“土专家”,从而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所倡导的“通过研究走上幸福的道路”
内容简介
《教师如何做“小课题”》是一本论述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如何做小课题的专著。特别注意从基层学校老师的兴奋点、困惑点切入,以小课题研究过程中碰到的主要问题为体系,以教师身边的研究案例为基础,力求准确把握小课题的基本定位,帮助教师切实掌握从事小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灵活运用不同的文体形式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从而进一步增强参与新课程改革的信心和能力。具体特色如下:一是突出新意,避免雷同。写作过程中查阅参考了大量的同类文献,力求做到不重复、不雷同,有特点,有新意。二是突出简洁,通俗易懂。注重用一线教师能够接受和理解的简洁语言来阐述,并以教师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佐证。三是突出实用,开卷有益。基于教师在小课题研究中的常见的15个问题来展开,介绍了小课题整个研究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方法和策略。
作者简介
祝庆东,男,1964年6月生,中学数学特级教师(2001),教育科研特级教师(2014),现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培训中心主任。先后在两所中学教数学课、当班主任,历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教导处副主任、教务处主任、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曾任教师进修学校书记、副校长(5年)、上海市普陀区科研室主任(11年)等职。年轻时,追随卢仲衡研究员主持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实验”团队,积累了长达十年的课题研究实战经验。先后主持三届名师工作室,带领学员持之以恒开发教育科研培训课程,2011年被教育部评为教师培训优秀课程资源。近年来,致力于推广基础教育领域的“上海经验”,对沪外教师和校长的培训每年一百余场次。
章节目录
序言
课题准备编
第一章为何要做“小课题”
一、 教师“小课题”的概念
二、 教师“小课题”的特点
三、 教师“小课题”的价值
第二章如何选择“小课题”
一、 研究问题的来源
二、 梳理问题的策略
三、 提炼课题的方法
第三章如何设计“小课题”
一、 课题名称的表述
二、 关键概念的界定
三、 研究目标的确立
四、 研究内容的分解
五、 研究过程的安排
课题实施编
第四章如何用“文献研究”厘清现状
一、 文献研究的特点
二、 文献研究的类型
三、 文献研究的方法
四、 文献研究的步骤
五、 文献综述的撰写
六、 写作案例的评析
第五章如何用“调查研究”说明事实
一、 调查研究的类型
二、 调查问卷的设计
三、 调查过程的实施
四、 调查报告的撰写
第六章如何用“观察研究”探究真相
一、 观察的类型
二、 观察的方法
三、 记录的技术
四、 实施的关键
第七章如何用“个案研究”分析典型
一、 个案研究的主要特点
二、 个案研究的一般步骤
三、 个案研究的常用方法
第八章如何用“实验研究”验证假设
一、 实验研究的变量
二、 实验研究的步骤
三、 实验研究的要素
第九章如何用“经验总结”提炼工作
一、 经验总结的层次分类
二、 经验总结的一般步骤
三、 经验总结的文体结构
四、 经验总结的写作要点
五、 经验总结的写作示例
课题总结编
第十章如何以“叙事”讲述研究历程
一、 教育叙事的领域分类
二、 教育叙事的内容要素
三、 教育叙事的结构形式
四、 教育叙事的写作要点
第十一章如何以“案例”揭示案中之理
一、 案例的基本特征
二、 案例的写作类型
三、 案例的内容要素
第十二章如何以“课例”再现课堂生态
一、 课例的写作类型
二、 课例的结构形式
三、 课例的基本要素
四、 课例的评价标准
第十三章如何以“论文”阐述研究结果
一、 学术论文的特点
二、 学术论文的构思
三、 学术论文的结构
四、 学术论文的修改
第十四章如何以“报告”呈现研究全貌
一、 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
二、 研究报告的写作要求
三、 研究报告的写作示例
课题保障编
第十五章如何提高“小课题”研究质量
一、 以“学习”引领研究
二、 以“反思”促进研究
三、 以“实践”深化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上海市“教育科研高级培训班”课程方案
后记
祝庆东 教师如何做小课题是2019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祝庆东。
得书感谢您对《祝庆东 教师如何做小课题》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