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40建议助力课题研究
内容简介
《怎么做课题研究——给教师的40个教育科研建议》以问题为主线来构思整本书的内容,选取了40个问题,例如:将“问题”提炼成“课题”,我们该怎样思考?如何写好课题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何做好立项课题的开题论证?等等。这些都是一线教师在教育科研中感到困惑的热点问题,作者结合自身的课题研究经验,从教育科研选题、研究思路设计、研究过程实施、研究方法运用、研究成果总结等方面,做出了分析和解答,希望给一线老师们做课题研究带来启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走上自觉发展的研究之路
第一章教育科研选题
问题1:选题在教育科研中有着怎样的意义?
一、分析应然与实然的矛盾冲突
二、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内在关联
问题2:将“问题”提炼成“课题”,我们该怎样思考?
一、思考问题的专业内涵
二、挖掘问题的价值所在
三、找到问题的探究要点
四、细化问题的逻辑结构
问题3:如何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挖掘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一、宏观层面:基于学校整体发展的教育科研课题的确立
二、中观层面:基于条线或学科实践的教育科研课题的挖掘
三、微观层面:基于微型节点问题解决的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
问题4:如何从教育改革热点中选取合适的研究课题?
一、“直接探索”式
二、“理念融入”式
三、“技术应用”式
问题5:如何从经典理论的学习中生成可操作的研究课题?
一、基于本领域经典理论的学习,生成探索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路径的研究课题
二、基于跨领域经典理论的学习,生成创新教育教学实践问题解决路径的研究课题
问题6:如何在他人经验的启发下寻求适宜的研究课题?
一、直接引入
二、联想迁移
三、延展深入
四、深度改造
问题7:如何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确立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形而上”的深度思辨,以理论建构为着力点
二、“形而下”的深入探索,以实践路径为生长点
问题8:怎样表述研究课题的名称?
一、常规模式
二、创新模式
附:2018年浙江省教研系统“选题指南”
第二章研究思路设计
问题9:课题研究方案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问题10:课题的提出一般怎么写?
一、时代背景阐述须适切
二、实践问题呈现要真实
三、研究价值判断有说明
问题11:如何写好课题的相关研究综述?
一、搜集资料
二、归类整理
三、分析述评
问题12:课题界定可以从哪几个维度写?
一、从概念的本义和特指义两个层面依次下定义
二、从概念内涵与外延两个维度分别阐述
三、从概念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作课题的界定
问题13:如何确定课题的研究目标?
一、确定本体目标
二、确定对象目标
三、确定主体目标
问题14:怎样呈现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
一、文字表述法
二、表格呈现法
三、图文并茂法
问题15:如何思考与确定课题的研究路径?
一、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路径设计
二、理论与实践并举的研究路径设计
三、“问题归因—实践解决”的研究路径设计
问题16:如何具化课题研究活动的操作策略?
一、借助图表呈现内容流程
二、运用“动词”细化活动要点
“研究方案”示例 区块链+:整本书阅读“双区块”架构与研究课题方案
一、选题缘由
二、课题研究相关概念的理性思考
三、研究目标
四、研究内容与操作实施
五、预期成果
六、课题准备(略)
第三章研究过程实施
问题17:怎样理解课题研究实践活动与日常教学活动的关系?
一、课题研究实践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联系
二、课题研究实践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区别
问题18:如何做好立项课题的开题论证?
一、开题论证的准备
二、开题论证的过程
三、开题论证后的跟进
问题19:如何有效实施课题研究实践活动?
一、“学习—领会”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二、“实践—反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问题20:如何引导课题组成员深度参与研究?
一、用工具引导
二、有计划地参与
三、子课题认领
四、阶段性分享
问题21:课题研究需要积累哪些过程性资料?
一、文献政策类资料
二、理性思考类资料
三、实践案例类资料
四、数据分析类资料
问题22: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的积累方式有哪些?
一、依托“工作手册”,有计划地收集研究资料
二、借助“档案工具”,及时整理研究资料
三、编制“研究简报”,充分展示研究思路,及时分享成果
问题23:为什么要及时做好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的提炼?
一、深度思辨研究问题的需要
二、审思阶段研究效果的需要
三、完成研究预期成果的需要
四、研究人员动力激发的需要
问题24: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总结与发布有哪些样式?
一、阶段性成果的总结样式
二、阶段性成果的发布样式
第四章研究方法运用
问题25:一线教师如何走出行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误区?
一、研究随情境,思路须明确
二、过程重实践,方法须科学
三、目标可调整,目的不改变
四、研究出结论,策略有提炼
问题26:一线教师可以做怎样的教育科学研究?
一、调查研究
二、课例研究
三、个案研究
四、叙事研究
五、实验研究
问题27:调查研究在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中有什么作用?
一、发现聚焦问题
二、调查印证问题
三、采集研究数据
四、体验科学方法
问题28:有哪些适合一线教师的课例研究基本范式?
一、基于前测:把握教学内容与学生经验的融合点,实施有效教学
二、指向共生:解决教学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矛盾点,提升实践智慧
问题29:叙事研究与个案研究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设计与实践
二、教育个案研究的设计与实践
问题30:一线教师适合做怎样的实验研究?
问题31:一线教师需要做文献研究吗?
一、一线教师需要做文献研究吗?
二、一线教师可以做怎样的文献研究?
三、一线教师做文献研究的注意点
问题32: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如何运用教学微调查?
一、分析知识要点,确定调查内容
二、设计调查活动,落实调查过程
三、分析调查结果,提出教学建议
四、课后再次调查,反思教学成效
“文献研究”报告示例:真问题驱动:跨领域的PBL学习研究述评
一、源于学科分而学之,学生综合能力弱
二、PBL相关综述,厘清源头
三、PBL研究动向探讨
四、PBL的实践思考
五、结语
第五章研究成果总结
问题33:课题研究成果总结有哪些表达形式?
一、科研论文
二、研究报告
三、成果报告
四、专著及其他
问题34:课题研究报告应具备哪些基本要素?
一、基本要素
二、核心要素
三、增色要素
问题35:一份高质量的课题研究报告在文字表述上应怎样着力?
一、课题研究意义阐述:定位准确,有“视野”
二、课题研究内容说明:表述明确,有结构
三、课题研究路径描述:设计明晰,有条理
四、课题研究成效分析:讲清关联,有信度
问题36:如何让课题研究成效的表述更具说服力?
一、策略维度的成效表达
二、对象维度的成效表达
三、研究者维度的成效表达
问题37:撰写研究成果报告时如何用好图与表?
一、描述结构的图表应用
二、分析数据的图表应用
问题38:如何让附件材料为研究成果增色?
一、归类梳理
二、选择材料
三、品质呈现
问题39:如何应对课题成果答辩?
一、一般成果答辩的组织
二、答辩前研究者的准备
三、答辩时研究者的从容应对
四、答辩后研究者的再思考
问题40:如何扩大课题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一、扎实做研究
二、经验善总结
三、平时巧宣传
四、活动真推广
课题“研究报告”示例:幼儿体育集体教学活动“四有”设计与实施研究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历程
三、成果内容
四、研究成效
参考文献
后记:为给自己“减负”而作
怎么做课题研究——给教师的40个教育科研建议是2021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费岭峰。
得书感谢您对《怎么做课题研究——给教师的40个教育科研建议》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