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分析了20世纪中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主义戏剧的历史情况以及未来发展。
内容简介
作者讲述了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戏剧史立足于宽泛的“现代主义”概念,一种建立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变迁基础上的“现代主义精神”,分三个阶段对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戏剧作一个分段式的梳理与把握,注重时代背景与戏剧潮流的互动,力图在由剧作家作品、剧作家群体、时代文艺思潮所构成的点、线、面的系统性连接中勾勒出现代主义戏剧在20世纪中国发展的整体脉络和发展特色,并深入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戏剧的内在发展机制与外部动力,寻绎出特定历史阶段中历史的运行机制与文学戏剧发展的深层关系,在人类生存的大背景和全球化的视野下,在历史与现实的互动关系中,梳理出中国现代主义戏剧独特的成长道路及其特殊的历史命运。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第一章 导论: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戏剧研究的提出
第一节 现代主义概念辨析
一 现代主义
二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三 研究对象的确认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的现状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五四到2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戏剧的开创时期
第一节 现代主义戏剧思潮的引进
一 现代主义戏剧思潮的引进
二 介绍引进中的误读
第二节 繁盛稚嫩的初期创作
一 田汉
二 洪深
三 陶晶孙、高长虹、濮舜卿
第三节 初期创作特色
一 纷乱繁多的创作成果
二 初步尝试的艺术成就
三 自由实践的舞台效果
四 创作发展的现实制约
第三章 30—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戏剧潜在发展的时期
第一节 现代主义戏剧的生存氛围
一 三四十年代剧坛走势
二 现代主义戏剧的接受氛围
第二节 沉潜深入的话剧创作
一 曹禺
二 战国策派
三 熊佛西
第三节 发展成果与历史命运
一 各自探索的创作实践
二 中国特色的艺术呈现
三 现实挤压的历史命运
第四章 80—9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戏剧走向自由发展的时期
第一节 现代派论争与多元戏剧观念的确立
一 现代派论争与文坛走向
二 戏剧观争鸣与戏剧实践
第二节 逐渐走向自由的戏剧创作
一 高行健
二 孟京辉
三 张广天
第三节 不断深化丰富的艺术成就
一 创作观念的不断深化
二 艺术形式的逐渐丰满
三 融汇开放的艺术风貌
第五章 结语:20世纪中国文学格局中的现代主义戏剧
附: 台湾当代剧场的代言人赖声川
一 “相声剧”——滋生于传统的现代文本
二 “集体即兴创作”——开放的舞台创作观念
三 “社会论坛”——搏击时代的剧场功能
四 “悲喜杂糅”——超越解构的后现代美学风格
参考文献
一 中文文献
后记
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戏剧史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牛鸿英。
得书感谢您对《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戏剧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