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的倒影:历史巨变的精神图景

主体的倒影:历史巨变的精神图景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收入多篇论文,都聚焦在历史巨变的时代里个人主体及其隐含的主体政治的浮沉变化。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文学史研究、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方面的论文多篇,尽管论述对象跨越了不同的时代和领域,但它们聚焦的却是同一个问题:在历史巨变的时代里个人主体及其隐含的主体政治的浮沉变化。

无论作家文人的心灵历程,抑或语言和文体的创变,乃至制度层面的文化实践,都深刻地反映了现代中国在创建现代个人主体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难题,以及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主体政治和文化政治所产生的意义深远的变化。全书关注文人、文学、文艺实践,论述鞭辟入里,文字纯熟畅达,是一本高质量的论文集。

作者简介

作者倪伟,1968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及当代文化。出版专著《“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年南京国民党政府的文学政策及文学运动》,译著《视觉文化研究》《漫长的革命》,在《文学评论》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一 个人认同的困惑与抉择

《新青年》时期钱玄同思想转变探因

转宗今文经学

没有根基的无政府主义

鲁迅的影响

向“各人自扫门前雪”主义的倒退

霜魂悠悠

长天渺渺一征鸿

笑涡里的泪

胡风在1949年

二 语言、文体与主体的规划

清末语言文字改革运动中的“言文一致”论

日本“言文一致”运动的启示

切音字:“合声”的困扰

废除汉字论与印刷术

白话报与演说文

结语

章士钊的“逻辑文”与欧化的古文的限度

小品文与周作人的启蒙“胜业”

“美文”与个人性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流氓鬼”的文章

伟大的捕风

“文抄公”体

朦胧诗的旧魂新魄

三 历史裂变中主体身份的漂移

情色想象的政治:中国内地文学中的香港

结语

农村社会的变革与文学叙事

农村社会变革的隐痛

平凡的超越:路遥与1980年代文化征候

知识:幻视与盲点

劳动:伦理建构与生命政治

苦难:幸福的匮缺与允诺

个人:何以自立?如何成长?

鲜血梅花:余华小说中的暴力叙述

“布”的分析

旗袍,裙子

药棉,背带裤

旗帜

手绢,抹布

幕布

弱者的反抗与主奴辩证法

讲述“外地人”的尴尬

镜中之蝶

作为景观的“身体”

性、欲望与色情

城市与酒吧

反叛的亚文化?

结语

四 视觉主体与视觉体制

视觉文化、现代性与中国经验

商品镜阵中的女性身体

社会主义文化的视觉再现

“新山水画”与社会主义中国的视觉体制

从“畅情”到“为人民服务”

“写生”的意义

一种新的视觉体制

结语

后记

主体的倒影:历史巨变的精神图景是201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倪伟。

得书感谢您对《主体的倒影:历史巨变的精神图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程序诗学视阈下英国历史小说文类的发展与嬗变 电子书
本书以俄国形式主义程序诗学为研究角度,结合英国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西方文史理论思潮,对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三种英国历史小说文类形态的嬗变过程进行了系统性阐释。这对于弥补英国历史小说文类整体性研究和西方历史小说研究理论的不足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荒野过客:鲁迅精神世界探论 电子书
本书精选了孙玉石先生多年鲁迅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诗教”传统的历史中介: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 电子书
本书着重研究梁启超“新民”文学启蒙的理论和实践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之间的发生学关系。作者从梁启超政治启蒙的整体文化视野出发,探讨其以文学作为启蒙方式的话语逻辑、话语形态、话语内涵和话语价值导向,是如何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的,旨在揭示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内在的“教化”逻辑,并确认梁启超文学启蒙话语作为古典“诗教”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中介的重要意义。
瀛寰回眸:在历史与现实中 电子书
本书旨在让读者的思绪跟着作者在历史与现实中回眸。
梁启超评历史人物合集·明清卷 电子书
梁启超著古今中外人物传记明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