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头家:华南侨乡的家庭策略与社会互动

两头家:华南侨乡的家庭策略与社会互动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以“两头家”这种特殊的家庭形式为切入点,研究侨乡南村的家庭策略与社会互动。

内容简介

本书以海南侨乡南村1950年前后出现的“两头家”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大量的口述、侨批材料,同时结合地方性的文献史料和资料,追述“两头家”的家庭生活变迁史。采用历时性的框架,以南村“两头家”的起源、形成、变化以及现状的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进行叙述。

“两头家”是早期南村移民家庭策略的集体选择,它是理解当地侨乡社会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在移民情境中探究汉文化中“家”的核心价值与特殊性的案例。

作者简介

作者陈杰,广州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社会政策、社会治理、社会人类学、华侨华人。

曾在《开放时代》《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中国广州社会保障发展报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及主要参与过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社科规划课题及相关领域科研课题多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民族与社会丛书》 总序

序 两头家:认识华人社会的一把钥匙

引子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问题意识

第三节 “两头家”的相关研究

一 侨乡与海外华人研究

二 “家”的相关概念

三 “文化传统”与“社会结构”框架下的“家”

四 “两头家”的研究回顾

五 研究反思及关注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 口述史、生活史与日常实践

二 社区研究

三 家庭策略

四 研究思路

第五节 田野工作及资料来源

第六节 本书结构

第一章 “两头家”的起源

第一节 唐山的“家”:南村

一 琼侨出国动因

二 南村历史及概况

三 南村的人口及家庭结构

第二节 侨乡人的另一头家:泰国

一 泰国华人社会的相关研究

二 泰国琼籍华侨华人概况

第三节 近代华南的移民与家庭

一 乡土与移民

二 “孝”与“远游”

三 华南移民的婚姻家庭形式

第二章 “两头家”的形成:下南洋

第一节 1950年前的“两头家”

一 婚姻习俗

二 婚配选择

第二节 “两头家”的概况与分类

一 南村“两头家”概况

二 “两头家”的分类

第三节 “两头家”的故事

一 一个典型的“两头家”

二 “牵”过来的媳妇:秀英婆

三 与夫不和的华侨妻:红英婆

四 步行返乡的华侨:伍征琉

五 安南婆

本章小结

一 “不娶番婆不起水”

二 他者的想象:“番”

第三章 “两头家”的变化:终结、解体与维系

第一节 终结:航路阻隔,华侨落地生根

一 背井离乡:八公的南洋路

二 “你等我回来,我对你不外”

第二节 解体:华侨婚姻问题

一 “牛拴着尚且偷吃草,何况没拴”

二 “母嫁胜过母死”

三 与夫反目成仇:韩忆瑾

第三节 维系:宿命观

一 “两头家”与侨房:陈冬英

二 我心里总不让我走出这个家:红英婆

第四节 嫉妒与争夫

本章小结

一 “两头家”中的婆媳关系

二 华侨丈夫与唐山妻的关系

第四章 “两头家”的迁移:香港地区与泰国

第一节 香港:“两头家”新的家园

一 香港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 香港移民的分类及个案分析

三 打“黑工”:20世纪70~90年代的赚钱之路

第二节 泰国:传统侨居地的延续

一 藕断丝连的纽带

二 泰国的“新移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头家”的现状及余波

第一节 悲凉晚景——留守的华侨妻

一 不愿做五保户的华侨妻:韩蕾淑

二 守了祖屋一辈子:洋湖二婆

第二节 留守华侨妻的家庭策略与人格

一 坚强与自主:红英婆

二 “番婆是太太,没崽没女是乞丐婆”:秀英婆

第三节 “两头家”的后代们

一 无可奈何的同化

二 “两头家”后代的关系

三 伍冬燕母女的生活策略

第四节 余波:新移民的婚姻家庭问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两头家”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分析

第一节 “两头家”的经济背景分析

一 侨乡经济

二 侨批、侨物

三 祖屋

四 道义经济:华侨资本

第二节 “两头家”的社会结构背景分析

一 宗族

二 “两头家”的互动

第三节 “两头家”的文化背景分析

一 “家”的传统价值

二 妇女地位

三 民间信仰

本章小结

结语 “两头家”:文化传统与社会结构下的家庭策略

参考文献

后记

两头家:华南侨乡的家庭策略与社会互动是2023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陈杰。

得书感谢您对《两头家:华南侨乡的家庭策略与社会互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家庭环境与健康 电子书
由卫生部、科技部、人卫社组织出版的32册中国农民卫生保健丛书,现已按原计划分三批出版了22册,其中多册多次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备选书目,并在多年科技列车三下乡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有的分册在出版2年左右重印近20次,单册累积印数近20万。根据近年医学科学发展,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以及常见疾病谱的变化,已出版的第3批10册书对原设定的书目进行了全面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6
传统与超越:中国当代家庭变迁与家庭政策(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论丛) 电子书
深入探讨中国的家庭及家庭政策如何在超越传统局限性的同时注重传统的延续性。
汉语语法范畴间的互动机制 电子书
本选择语法中的疑问、比较、否定等几大基本范畴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社会的时间:形成、变迁与问题 电子书
本书认为时间是社会的产物,并加以论证。
言语行为与制度社会的建构 电子书
本书在新的语境下研究了制度社会建构的认知基础尤其是语言基础,并通过作为社会基本构成要素的制度性事实的建构来阐释制度社会的建构。由于语言在联结人类心智和道义中的特殊角色,本书建立了“心智—语言—伦理”的三维分析框架,分析了心智(主要指集体意向性)、语言(建构性言语行为)和伦理(言语行为理性)在制度性事实建构中的角色和作用机制。最后还从制度性事实的可理解性视角出发,通过对科学实在论的辩护论证了科学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