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苏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纲

俄苏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俄苏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全面研究了百余年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可作为有益参考。

内容简介

《俄苏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纲》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子课题“俄苏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研究成果,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丛书》中的一本。作者王文东,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伦理思想史、中国哲学(先秦两汉)和民族宗教伦理学的教学与研究,任中国民族伦理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会民族道德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伦理学会理事、中国伦理学会理事。书稿对俄苏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的发展作了系统的阐述。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启蒙与变革: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初步阐释;争鸣与奠基:苏联列宁主义伦理思想;探索与阐释:布哈林、托洛茨基和斯大林伦理思想;发展与转向:后斯大林时代苏俄伦理思想主流。书稿较为完整地反映了俄苏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百余年的发展轨迹,体现了俄苏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研究的较高水平。书稿结构清晰、表述严谨,其中俄苏各时期伦理思想代表人物的观点多来自俄苏原著,来源可靠、翻译准确,可作为俄苏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的有益参考。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第一章 启蒙与变革: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初步阐释

一、初渐俄国的历史唯物主义道德观

1. 马克思主义在俄罗斯的早期发展

2. 新道德观生根的文化和历史基础

3. 借助于各种思潮填补“伦理空白”

4. 正统派的伦理路线及其思想依据

二、Г. В.普列汉诺夫对道德观基础的阐释

1. 道德观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

2. 道德观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

3. 人的本性理论与自由的论说

4. 个人的历史作用与群众创造

三、道德意识形态理论

1. 道德与社会心理论的关系理论

2. 道德与艺术审美的关系理论

3. 道德与宗教的关系理论

4. 道德的发展与前景

四、K.考茨基的伦理思想

1. 道德论争与捍卫正统观念

2. 基督教道德的分析与批判

3. 核心的问题:自由与民主

4.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阐释

5. 唯物主义历史观视域里的人性论

第二章 争鸣与奠基:苏联列宁主义伦理思想

一、道德论争与伦理探索

1. 伦理情感社会主义

2. 道德实证主义

3. 道德的普遍性与阶级性观点之争

4. 封闭组织的文化(道德)价值论

二、В. И.列宁的道德批判

1. 决定论及对资产阶级道德的批判

2. 宗教论及对宗教道德观的批判

3. 虚无主义道德观批判

三、人民主体论的政治伦理思想

1. 革命道德的辩护

2. 革命的目的与手段的辩护

3. 执政党伦理建设论

4. 制度伦理建设论

四、共产主义道德的必然性与合理性论证

1. 道德自由与共产主义道德理论

2. 必然与自由的阐释

3. 共产主义品德论

4. 道德教育方法论

第三章 探索与阐释:布哈林、托洛茨基和斯大林伦理思想

一、H. И.布哈林伦理思想

1. 个人主义效用价值观和方法论批判

2. 道德概念及其意识形态

3. 平衡论伦理观与“长入”社会主义思想

4. 现实人道主义与政治伦理

二、Л. Д.托洛茨基的伦理思想

1. 不断革命论及其政治和道德辩护

2. 对目的与手段的辩护

3. 阶级分析与革命道德本质论

三、И. В.斯大林对历史唯物主义道德观的阐述

1. 道德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2. 苏维埃社会主义制度伦理

3. 社会道德规范和原则体系

4. 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理论

四、И. В.斯大林的政治伦理思想

1. 阶级利益、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

2. 社会和谐论

3. 群众与领袖的关系

4. 政治伦理之优势

第四章 发展与转向:后斯大林时代苏俄伦理思想主流

一、历史唯物主义伦理思想传统的发展

1. 20世纪60年代:解释和探索

2. 20世纪70年代:深化和整合

3. 20世纪80年代:发展和变化

4. 20世纪90年代后:多元化趋向

二、政治道德传统的演变

1. “恐怖”的合法论辩与道德优先性

2. 社会主义的新人道主义

3. 全人类价值及传统道德价值的复兴

三、时代精神的伦理反思

1. 暴力革命的道德评价

2. 非暴力抗恶伦理传统的复归

3. 伦理教条主义的反思

4. 伦理唯心主义体系与侨民伦理思想

四、社会道德体系核心观念的变化

1. 道德概念观

2. 道德本质观

3. 道德原则观

4. 道德发展观

5. 人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后记

俄苏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纲是2020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文东。

得书感谢您对《俄苏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身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电子书
本书选取鲜活生动的案例,采用符合青少年成长特点和阅读习惯的形式,以马克思哲学原理解读身边的故事,诠释马克思哲学原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和应用,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启蒙运动与马克思主义 电子书
本书旨在探讨启蒙运动及其后果和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运动之间的关系,并且在现代性语境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再阐释。第一部分通过以法国大革命为代表的启蒙实践对启蒙精神的确立,以笛卡尔、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启蒙理性构造传统的奠基,分析理性主义是怎样取得统治地位的。第二部分分析了马克思及其后继者对启蒙的基本态度和观点,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自身限制必然会导致这些成熟历史条件对资本主义的再一次否定,而这恰恰应当是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价值与事实等。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科学实践观,在梳理认识论思想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系统阐释了认识的本质、特点与功能,认识的系统结构,认识的辩证过程,认识与真理的关系,社会认识活动的基本向度,科学认识社会的方法论原则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对于探讨人类社会的自我认识之谜、认识论的发展及其革命变革,特别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思维方式,以及社会认识论的本质及其当代视域。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马克思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为研究对象,以当代实践、科学和哲学本身的发展为基础,对“自然历史过程论”、历史决定论和意识反映论等进行了阐述,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双重职能、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