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中国网络社会发展情况的年度研究报告。
内容简介
全书主要通过列举若干热点网络事件,以社会学的视角透析事件背后的社会意识、社会行为、群体特点、社会安全等,力图从学术层面对网络社会问题给予解剖和导引。
与上一年度报告的结构编排方式一样,本报告仍然设置了年度“主题报告”和“专题报告”。“主题报告”围绕“互联网时代信息沟通的社会基础”进行讨论,“专题报告”则关注2018年度比较重要的网络事件或网络议题。
作者简介
主编刘少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评论》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和网络社会学。近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重大项目多项,出版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两百余篇,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奖励十余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年度主题报告
第一章 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社会影响:以P2P“爆雷”事件为例
引 言
一、共享经济与“互联网+”背景下的P2P热潮
二、金融风险的网络化扩张
三、风险转化:市场出清的社会成本
四、过度金融化与“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结 语
参考文献
年度专题报告
第二章 中国网络社会的发展历程与时空扩展
引 言
一、日新月异的快速网络化
二、网络技术引入与发展的总结
三、中国网络社会的发展历程
四、中国网络社会的时空扩展
结 语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折叠空间”与“消费分层”:拼多多崛起背后的社会现象分析
引 言
一、拼多多:社交电商第一股
二、消费空间的现实折叠与网络伸展
三、“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
四、分级消费中的阶层分化
五、消费中国的网络镜像
结 语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舆论反转的发生机制:以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为例
引 言
一、传统分析视角下的舆论反转
二、舆论反转中的话语控制
三、反转发生的社会机制
四、舆论反转导致的后果
结 语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网络空间中群体极化和舆论分化的机制研究:以“江歌案”为例
引 言
一、“江歌案”的舆论发展概况
二、群体极化发生机制的归因分析
三、动态视角:舆论整体的分化和舆论主流群体极化的内在变化过程
结 语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认同与赋权:网络粉丝的文化再生产——以《创造101》节目为例
引 言
一、网络时代的粉丝:粉丝的画像与结构
二、网络粉丝的价值:粉丝力量大
三、粉丝社群:网络粉丝的认同建构
四、赋能:网络粉丝社群的文化再生产
结 语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时间、痕迹与网络的考古学:对抗信息遗忘的互联网记忆
引 言
一、网络时间的永恒性与信息行动的痕迹
二、“网络挖坟”与“扒一扒”——互联网中的痕迹搜寻行动
三、网络考古学与历史书写的平民化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录 2017—2018年度重要网络社会事件
后记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19(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是202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少杰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19(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