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时代的教师专业成长

素养时代的教师专业成长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描绘专业成长图谱,助力教师走向卓越。

内容简介

本书从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学生发展与核心素养、立德树人与学科教学、教师成长与专业写作四个维度,剖析了新时代教师应具备的四方面能力与素养的提升之道,内容紧贴教师教育教学实际,直面教育真问题,所分享的成长建议和策略具有可操作性。

书中每一辑,附有一篇访谈,从权威专家的角度解析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还有一篇作者采写的名校或名师的实践案例,使思考的视角更为多元、内容更为丰富和立体,教师从中不仅可以得到思想上的启迪,还可以获得方式方法、实践路径的参考借鉴。

作者简介

作者汪瑞林,编审,《中国教育报》课程周刊兼体育美育版主编。曾任中国教育报刊社首席编辑。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高考改革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谱写教师专业成长的时代新曲

前言

第一辑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从熟知到真知

一、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什么地位

二、什么是真正的“理解”

三、元认知知识是否可“教”

从知识走向素养

一、综合化:培养整体认知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情境化:在体验知识生成与应用过程中增进理解能力

三、开放性:创设丰富的学习任务,让知识与生活碰撞生成智慧

从“例子”走向广阔的语文天地

一、深刻认识“例子”的作用和价值

二、体会“例子”选取背后多方面的考量

三、用好例子,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校本课程结构优化与品质提升之道

一、明确校本课程的存在价值及定位要“不忘初心”

二、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

三、校本课程应在课程规划、开发、资源利用和教学上进行优化和创新

专家访谈:如何加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

实践案例:养浩然正气,育君子之风

第二辑 学生发展与核心素养

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培养学生怎样的能力

一、人工智能不能代替学习

二、高阶认知能力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

三、未来的学习将更加个性化

课堂教学改革的“原点”与“支点”

提升学生能力与素养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不能把提升素养与学习基础知识对立起来

二、不能拔苗助长,要以平常心态静待瓜熟蒂落

三、教学方式选择要考虑效果与效率的平衡

当课改遇上“双减”

一、课改与“双减”的关系辨析

二、找准“双减”背景下课改发力点

“双减”如何与中高考改革相向而行

一、“双减”与中高考改革的影响是双向的

二、“双减”与中高考协同下的课程教学变革

专家访谈:凝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实践案例:把时间还给学生的课堂什么样

第三辑 立德树人与学科教学

改进中小学德育评价的方向性思考

一、对德育评价功能和价值进行再认识

二、科学确定德育评价的维度和指标体系

三、将德育的多元评价、过程性评价落到实处

中小学“课程思政”的功能及其实现方式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概念辨析

二、在中小学教育中提倡“课程思政”的意义

三、多维度发掘学科课程的思政功能及价值

四、创新课程思政理念的教学实现方式

提升社会大众对统编三科教材的认知水平

一、两个群体对统编三科教材的不同认知

二、提升对统编三科教材的认知水平

三、正确看待统编三科教材的新变化,引导社会舆论

发挥科学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

一、正确认识自然科学的价值性

二、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价值观

三、如何实现科学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

专家访谈:如何发挥好统编三科教材的育人功能

实践案例:良知教育,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

第四辑 教师成长与专业写作

“动笔写”: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一、教师“动笔写”的价值和意义

二、教师不善写的原因分析

三、中小学教师专业写作从何入手

向名师学什么

一、知识与技能是教师站稳讲台、安身立命之本

二、名师走向成功的奥秘,就潜藏在过程与方法之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向名师进阶的必经之途

破除教师成长的“体制”依赖

一、教师成长被“体制化”的隐忧

二、破除“体制”依赖,还需双方努力

教学反思的三个视角

一、反思一堂课

二、反思一段教学经历

三、反思某种课改新理念新模式

角色转变后,教师当于何处发力

一、为学生搭好思维的脚手架

二、为学生规范表述当好示范

三、引导学生做好时间管理

四、做好学后反思的设计与指导

专家访谈:教育需要微创新

实践案例:是什么让他们快速出彩

素养时代的教师专业成长是2022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汪瑞林。

得书感谢您对《素养时代的教师专业成长》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香港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生涯 电子书
本书主要探索香港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生涯。由于教育及课程改革所致,书中集中讨论香港体育教师工作生活中明显过重的工作量及多元角色所带来的问题。
自我认同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电子书
教师的自我认同是依据其专业经历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而教师专业发展就是其专业自我觉醒、建构、生成与调适的认同过程。本书通过对认同与自我认同理论以及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探讨了教师专业发展中自我认同的内涵与特性,着重分析了教师专业发展中价值、身份与角色的自我认同问题,进而研究了在“空间情境”、“故事情境”与“问题情境”中教师的自我认同及其特性。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概论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研究,主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意义、内容、阶段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基本理论的探讨;下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用研究,主要阐述教师专业发展的五条实现路径,即理论应用路径、实践反思路径、教师合作路径、课例研究路径和道德修养路径。
教师专业化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师教育实践等方面,对中小学专业化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多角度的审视和思考,并大胆地触及了当今教育的现实,也客观地反映了区域教育的现状。同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有一定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事件研究 电子书
教师如何在有限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突破成长的极限?关注关键事件是一个有效的切入点。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关键事件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清”自己,并且充满激情地拥抱一个更加美好的“自己”。本书回答了“关键事件如何进入教师的反思领域”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