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立足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创作实践活动,从戏剧动作、戏剧场景和戏剧声音三者解读汉语新诗文本中的戏剧情境。
内容简介
书中讨论了汉语新诗的舞台呈现,多维度展示汉语新诗内部立体而综合的结构性特点。
作者格外注重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之间的关系构成,围绕剧中人物活动的特定时空环境,影响人物的具体事件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诗人在情思的内聚转为外射时,以间接、客观的表现手法营造的戏剧情境。结合现代诗歌理论和戏剧理论,细读文本和分析演出,拓宽汉语新诗的戏剧情境跨艺术研究空间。
作者简介
作者翟月琴,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副教授,研究兴趣为现代汉诗和中国话剧史论。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学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问学者。
专著有《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声音研究》《独弦琴:诗人的抒情声音》,主编《中国现代独幕剧精品鉴赏》《朝向诗的未来》。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导论
一
二
三
四
第一章 当代汉语新诗的戏剧情境问题
第一节 创作实践趋向
一 以物代象:由主客交融聚焦戏剧场景
二 主体的分裂:由抒情声音转向戏剧声音
三 诗与剧联合:从朗诵迈向跨界实验
第二节 相关理论探索
一 汉语新诗的“戏剧性”“戏剧化”研究
二 汉语新诗的戏剧元素研究
三 诗歌与戏剧的跨界研究
小结
第二章 汉语新诗的戏剧动作
第一节 形体动作
第二节 语言动作
一 语言形式的动作性
二 人物台词的动作性
第三节 静默的动作
一 以静制动
二 以静促动
小结
第三章 汉语新诗的戏剧场景
第一节 场景的类型
一 日常生活场景:片段拼贴式
二 家族历史场景:重复叠加式
三 都市文化场景:多点跳跃式
第二节 镜像、梦境的错序
一 镜像:人称与两性关系
二 梦境:结构与死亡意识
小结
第四章 汉语新诗的戏剧声音
第一节 独白诗:戏剧角色与人物的声音
一 角色:边缘人身份
二 人物:喧哗与独语
第二节 傀儡诗:提线木偶与面具的声音
一 提线木偶:灵肉的对话
二 假面以歌:传统的回声
小结
第五章 汉语新诗的舞台呈现
第一节 同题异体的改编热潮
一 《零档案》:“文本风景,声音剧场”
二 《镜花水月》:增补情境,调整结构
三 《随黄公望游富春山》:打碎文本,存意探境
第二节 以诗入戏的原创诗剧
一 《舌头对家园的记忆》:创造“中性空间”
二 《向日葵》:被吟唱出的剧
第三节 诗(歌)剧场的空间展演
一 上海测不准戏剧机构:先锋诗歌剧场
二 北京瓢虫剧社:女性诗歌剧场
三 深圳“第一朗读者”:市民化诗剧场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个案研究
一 前言
二 由古典而现代的“声音的戏剧”
三 无声胜有声的洗涤作用
四 有声亦无声的恐惧心理
五 结语
附录二 诗人访谈
一 当代诗歌剧场实践的驱动力
二 诗人、剧作家“跨文体写作”的可能性
三 “后戏剧剧场”视域中的诗歌、身体和影像
四 戏剧的“观”“演”经验及其他
以戏入诗:当代汉语新诗的戏剧情境研究是202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翟月琴。
得书感谢您对《以戏入诗:当代汉语新诗的戏剧情境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