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汉语新诗类型

当代汉语新诗类型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当代汉语新诗进行了研究分析。

内容简介

“当代汉语新诗”概念建立的基础是语言与历史观念和精神取向的内在互动结构关系,以语言的变化为基点,以审美为核心,以历史为背景。本书以此一整体性概念,来讨论“朦胧诗”、“第三代诗”、70后、80后等一系列年代术语所代表的近40年以来的汉语诗歌,试图整体勾勒出40年来当代汉语新诗的面貌和成就。

全书将当代汉语新诗划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即:“顺势与协调:当代汉语新诗与主流观念相互缠绕类型”、“求索与挖掘:当代汉语新诗与主流观念反思和对话类型”、“自主与独立:当代汉语新诗回归个体日常生活与精神建构的类型”、“语言游戏:当代汉语新诗重塑诗学本体的类型”。

作者简介

作者朱周斌,安徽宿松人。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百年新诗的半部诗史 (代前言)

绪论 语言与历史观念的互动:当代汉语新诗的内在结构

第一节 当代汉语新诗中的语言困境与转型

第二节 语言活动理论的视点与以文本为中心的方法论

第一章 顺势与协调:当代汉语新诗与主流观念相互缠绕类型

第一节 从前朦胧诗时期的“共名写作”到“童话写作”:顾城诗歌中的复杂世界

第二节 个体幸福的追寻与国家民族的颂歌:舒婷诗歌中的矛盾及其弥合

第三节 重写故乡重认自我身份的源头:论叶舟的诗歌写作

第二章 求索与挖掘:当代汉语新诗与主流观念反思和对话类型

第一节 对原有语言象征体系的挑战:食指诗歌中日常生活经验的恢复与寻找

第二节 用眼睛去看世界本身:岳重诗歌对美好生活的寻找与呈现

第三节 向历史深处的挖掘:北岛诗歌中的比兴传统与自觉的政治无意识

第四节 来自底层精神的寻找与探索:郑小琼诗歌中揭示的现实图景

第三章 语言游戏:当代汉语新诗重塑诗学本体的类型

第一节 多多诗歌:从历史生活主题到对汉语诗歌语言的变形与扩展

第二节 借助于词语的距离:欧阳江河诗歌中的词化趣味

第三节 语言、游戏与实体、抒情的冲突:海子的另一种可能

第四节 跳跃、跨越与陌生的困难感:张枣建立自己的现代汉语的努力

第五节 温柔的语言暴力革命:韩东诗歌中的秘密

第六节 轻盈与沉甸甸的交织:李亚伟诗歌中的日常生存与享乐境遇

第七节 深入语言不可能之境:余怒诗歌中的“语言游戏”初探

第四章 自主与独立:当代汉语新诗回归个体日常生活与精神建构的类型

第一节 一个人的精神寻觅之路:西川诗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第二节 从对“当代中国”的确认到在“异国”形象中觅得归宿:柏桦作品中的多重体验

第三节 从“重返自然”到“怀疑自然”:孙文波诗歌语言中的现实与主体

第四节 在认同之路上跋涉:宋炜诗歌中庞杂的知识信仰体系与空灵之境的生成

第五节 从日常生活中寻觅诗歌到日常生活即是诗歌本身:尚仲敏口语写作的精神意义

第六节 70后、80后诗人中的个体日常生活及其精神追求:以杨晓芸、赵四和青鸟为例

第七节 挖掘机旁的皱纹:边缘诗人冯新伟诗歌中的精神建构

结语:从诗歌政治学意义上的年代术语到作为整体的“当代汉语新诗”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当代汉语新诗类型是202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朱周斌。

得书感谢您对《当代汉语新诗类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非自然叙事.当代叙事理论译丛 电子书
本书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次为非自然叙事研究的系统化,即厘清非自然理论概念,回溯非自然叙事历史,采用多理论视角进行具体文本的批评阐释,展现出对非自然叙事研究的深入思考。第二个层次为内容的全面性,即分别从纵向(跨时代)、横向(跨文化)和综合(跨文类与跨思潮)的角度进行非自然文本的广泛呈现。该书呈现了不同国家非自然叙事的历史,尤其关注非自然叙事出现的广泛性和自发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导读 电子书
本书各章前面有学习概要,简要介绍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各体裁的发展线索,让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沿革有个大致了解,精选名家名篇文本提供学生阅读。
法国现当代文学:从波德莱尔到杜拉斯 电子书
中国当代重要小说分年评介(三)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记录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当代重要小说发展脉络的“大事记”,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各年度发表的产生一定影响小说的作者、内容进行了简介,对小说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等进行了简评,并将70年的小说创作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撰写了概述,梳理了当代重要小说创作的发展历程,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小说创作成果的一次检阅和展示。
中国当代文学选本(第7辑) 电子书
《中国当代文学选本》是中国言实出版社为“中国政府出版品国际营销平台”量身定做的文学板块,其目的是及时地向海外读者推荐和介绍中国当代最新文学创作成果,促进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向世界。入选本书的文学作品,均为2021年新近在国内报刊公开发表过,并且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一定影响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