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整合营销遇挑战: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消费者碎片化、市场去中心化,营销需应对新环境。
内容简介
一直以来整合营销作为现代营销界的主流思维洗礼了一代又一代的“营销人”。整合营销传播的核心思想是:以整合企业内外部所有资源为手段,再造企业的生产行为与市场行为,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递一致的产品信息,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在营销界,整合营销之所以受推崇,其实是“二八法则”在这以企业为主导营销领域的实践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从远处宏观模糊的来看整个营销环境,企业首先弄清楚企业中的20%消费者到底是哪些,通过千人一面是的企业更有效的来组织资源;从而将自己营销资源的注意力集中到这20%的重点消费上来经营要务上来,采取有效的倾斜性措施,确保重点方面取得重点突破,进而带动全面,取得整体进步。过去整合营销的方式行之有效是因为,我们采取二八法则思维下,消费者是宏观的,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所谓的“消费者”行为是可以被描述、运动轨迹可以被定义,消费习惯是以为被计算评估的。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整合营销”思维指导下的营销战役越来越找不到重点失去了方向,而事倍工半。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消费者”更加的碎片化和微小化,商业科技的发展使得企业供大于求而处于劣势地位,今天的市场细分已经出了“超细分”与“动态精准化”的特征,整个营销环境出现去中心化、小众化、离散化、群体化等特点。
章节目录
封面
前折页
书名页
版权页
推荐语
目录
引言 路易十四的芭蕾
太阳王的首次亮相
路易十五与伏尔泰
小册子引发的革命
永垂不朽的《拿破仑法典》
“矛盾”君主路易十六
本书到底想讲什么?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媒体与人体
最早的一次邂逅
玥伽的绳子
喜马拉雅的这边与那边
媒介构建权利枷锁
象形文字与集权
书面语言与官僚统治
人不再是中心
剑桥神学院的毕业生
“会说话的机器”
从IT到Bite
媒体&“信体”
智体&人体
最终模式“智体”
第二章 营销:媒体实现意图的手段
囚室中的研究学家
第一条广告文案的诞生
轴心国时代
思维扩张的半成品
群体:演进的副产品
《汉谟拉比法典》启示录
国家与民族
公司,一个建立在故事上的组织
“市场”隐形社群催化剂
习惯还是本能
群体、媒体与营销
第三章 量子猜想
被中断的一代
拼凑的完整
个体的群体性,群体的个体性
社群的波粒二象性
从1.0到4.0
第一座大山: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
第二座大山:线性因果关系的失效
第三座大山:必须面对的不可控
“不确定”“非连续化”且“不可控”的世界
量子营销的猜想
第二部分
第四章 从K策略到R策略
牧童与巨人
由阴谋孕育而生的“战略”
科举制度,一场社群机制的转型
社群应有的活力
战争的消亡与战略的崛起
战略与社群,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接踵而至的问题
从K策略到R策略
第五章 从整合到离散
后膛枪M1841
阵法
马其顿军团
“散兵”时代
懦夫的行为
营销“黑科技”:电视机
整合营销传播,未尝不是一种执念
从线性到非线性
《你一生的故事》
横向与纵向
第六章 从人群到人格
26岁的总司令
受众的起源
现代媒体受众的产生
从受众到画像
画像的困惑
行为、诉求与人性
绘画,一种人性表达方式
或许,只是耦合
人格画像创作方法
第七章 从内容到形式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小说中的世界
阿波罗登月
内容是被创造的,更是被想象的
虚拟与现实:不存在绝对,只存在相对
傅里叶的启示,不仅是整合,更有离散
将内容更贴近于媒体
创作意识流
“不舒服”与媒体环境的契合
第八章 从关注到想象
经济,一种想象的力量
当商业失去想象
注意力,想象力的序曲
日趋廉价的注意力经济
商业想象力的崛起
构建营销想象力
第九章 从执行到营造
预言家麦克卢汉
营销人:现代商业传教士
“信徒” 规模的极限
结构:规模与稳定的平衡
规则:获得大于成本
算法:群体中对个体的激励制度
第三部分
第十章 尾声:2021的底线
从2012说起
2021,步步逼近“科学底线”
参考文献
后折页
封底
6个营销猜想——从1653的芭蕾,到2021的底线是2020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 朱耘。
得书感谢您对《6个营销猜想——从1653的芭蕾,到2021的底线》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