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

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刘守英致力于土地问题研究,通过基层的一手调查向读者呈现真实的土地问题与变革困境。这本凝结了作者调研、思考、阅读的作品,是对经济发展模式和大规模城市化的理性反思。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原国务院农研中心发展所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期间,参与地方土地制度改革设计和试验的过程中,基于一手调查形成的阶段性研究。

全书以土地制度变迁这一主题贯穿始终,基于对湄潭、成都、重庆、南海、义乌、北京郊区等地农村和城市土地改革的试验与长期跟踪,反映了中国土地制度变革面临的困境,以及底层突围面临的困境。在一手调查的基础上,提炼出了一些反映中国土地制度特征的概念,如“成员权集体所有制”“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地、同权”“二元土地制度与双轨城市化”“以地谋发展模式”,并对此进行了理论和政策分析。该书是一个研究者对30余年来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长期观察与思考。

作者简介

作者刘守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政治局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31次集体学习土地问题讲解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获得者;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农村部副部长,《中国经济时报》社长、总编辑。兼任贵州省湄潭县农村改革总顾问,参与南海、义乌、泸县、余江等地改革试验。

研究领域为土地制度与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城乡互动以及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等,曾先后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和哈佛大学任访问学者,并赴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世界银行、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大学、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等世界知名学术机构进行学术演讲和交流。翻译著作主要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等,代表专著有《中国土地政策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与转变发展方式》《直面中国土地问题》《中国土地问题调查:土地权利的底层视角》《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部分 总 论

第一章 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上半程及下一程

一、土地制度变革进程:一个回顾性评论

二、土地制度的绩效与困境

三、下一程经济的趋势性特征与土地制度改革

第二章 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土地制度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三、影响乡村振兴的制度安排与体制机制

四、乡村振兴的路径与制度供给

第二部分 产权与土地制度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产权、行为与经济绩效

一、产权的功能

二、产权的界定与实施

三、存在不同产权安排的原因

四、产权安排与经济绩效的关系

五、简单的结论

第四章 认识土地产权的角度

一、土地产权是一个社会最基础的制度安排

二、土地产权是附着在土地上的权利与利益关系,而非土地作为“物”本身

三、土地所有权是所有者对土地的所有可能权利,但在不同权利体制下必须分别处理

四、控制权及权利束的合约安排是评判土地产权有效性的核心

五、土地产权的强度以对责任和义务的履行为前提

第五章 农地制度的合约结构与产权残缺

一、对制度的经济分析方法

二、中国现行农地制度的合约结构与产权残缺

三、简短的结论

第六章 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基本逻辑

一、选择与变迁的两大约束

二、土地制度的选择与变迁

三、宅基地制度选择与变迁

四、农村土地转用制度的选择与变迁

五、土地制度改革需要动根子

第三部分 农村土地制度经验研究

第七章 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结构与变迁

一、所研究区域的基本特征

二、土地集体所有包产到户制度的性质

三、后包产到户阶段农地产权的演进

四、结论和政策意义

第八章 中国农地制度的特征与问题

一、农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特征与问题

二、农村宅基地制度的特征与问题

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的特征与问题

第九章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市场发展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演进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以来的土地流转状况

三、当前土地流转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四、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几个政策问题

第十章 中国农村土地权属及其经营方式的变化

一、农村土地权属状况与变化

二、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进展

第四部分 农村土地转用的制度分析

第十一章 中国土地管理制度的历史演进

一、中国土地管理制度的历史演变

二、中国现代土地管理制度的主要特点

三、历史的重要启示

第十二章 中国的二元土地权利制度与土地市场残缺

一、土地制度变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二、改革以来中国二元土地制度的形成与强化

三、简短的评论与结论

第十三章 中国征地制度的历史演变、特征与问题

一、中国征地制度的形成与主要特征

二、征地制度与经济发展

三、征地的经济及社会后果

四、征地制度改革的探索与进展

五、改革征地制度的基本思路

六、征地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

第五部分 告别以地谋发展模式

第十四章 土地制度改革与经济结构转型

一、土地制度及其变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二、土地制度变迁与结构转变的阶段

三、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需求

第十五章 土地制度改革与国民经济成长

一、土地在当前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现行土地制度面临严峻挑战

三、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建议

第十六章 土地资本化与土地财政

一、土地出让收入增长的特点与原因

二、土地出让的成本、收益与支出

三、土地出让收支管理政策

四、土地出让制度及其收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制度的政策建议

第十七章 告别以地谋发展

一、卖地模式:东部受挫,中西部蔓延

二、卖地模式为何不可持续

三、改革之策

第十八章 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与推进路径

一、中国土地制度的特征与问题

二、中国现行土地制度与发展方式转变

三、改革的总体思路与主要内容

四、土地制度改革的突破口与优先顺序

主要参考文献

致 谢

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是2018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作者刘守英。

得书感谢您对《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新治理:数字经济的制度建设与未来发展 电子书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互动共促、互为因果。数字经济发展既提升生产力,也调整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调整,主要表现为一系列与数字经济相关的制度构建和变革。数字经济发展呼唤国家治理体系尤其是数字治理体系和制度体系的创新。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尤其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数字经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数字经济制度体系的构建,已跃升为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领域一个重大命题。制度体系作为一定社会活动
民间投资发展的制度安排与建议:吉林实践 电子书
本书从贯彻落实国家促进民间投资相关政策措施情况入手,对吉林省民间投资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和分析,深入地区及企业开展专题调研,力求找出制约吉林省民间投资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瓶颈,特别是对PPP助力民间投资发展的制度设计、法律风险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同时,结合国家新一轮东北振兴吉林省对口浙江省的契机,加强与代表性先进省份的对比研究,深入分析吉林省在促进民间投资领域仍存在的问题及整体投资环境、制度安排、政策支持
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以农民财产权保障为视角 电子书
本书从农民财产权保障的视角对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进行研究,为研究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就土地征收补偿主体、补偿原则、补偿范围、补偿请求权主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为立法或修法提供了参考。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制度与效率 电子书
本书通过对全国37个城市、403加企业的抽样调查,考察了1980~1988年近10年间国有企业制度结构所发生的变化,分析了这些变化的性质及其对企业投入产出条件和经济效率的影响,展示了国有企业改革新面临的困难、成因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