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美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总结美国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发展阶段,及对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建议。

内容简介

本书去粗取精、洋为中用,把美国社会学100多年来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社会学理论、社会学教育,以及全球化研究方面的精华提供给读者。同时,注重实际、学以致用,宏观地总结了美国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教育发展,以及在实施民主政治、处理种族矛盾、缩小贫富差距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最后,综观世界的发展与现状,全面总结了中美社会发展的特点,提出了新的社会平衡发展理论。

作者简介

作者汪天德,美国杨百翰大学社会学博士,美国新泽西州威廉姆派特森大学社会学系教授。2001-2005年兼任该校亚洲研究中心主任,2005-2011年兼任社会学系主任。2001-2004年兼任美国富布莱特学生项目全国选拔委员会委员。主要讲授社会学研究方法、计算机数据分析、青少年犯罪行为、亚洲人口与发展等方面的本科及研究生课程。多年来关注中国、亚洲及美国社会的发展,在美国和英国出版专著3部,在美国、印度和中国发表论文35篇。其专著被美国、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大学作为教材使用,论文被中美学者广泛征引。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致谢

序言

第一章 美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社会学

二、中国社会学需要大力发展和改进

三、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与改进可以继续吸取美国社会学的研究成果

四、本书的宗旨与结构

五、本书的用途及作者简介

第二章 中美社会学研究主题和范围的比较

一、美国社会学研究主题的发展与变化

二、美国社会学关注的重点

三、中美社会研究的现状

四、对中国社会学研究范围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 美国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与变化

一、实用主义、经验主义和实地调查阶段

二、科学主义、实证主义与定量分析阶段

三、以实证主义为主的多种研究方法并行的发展阶段

四、从教材和教学看研究方法的发展与变化

五、欧洲社会思想、美国社会发展以及美国政府和财团的资助对研究方法的影响

六、对中国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意义

第四章 美国主要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与变化

一、美国社会学理论的最初发展

二、芝加哥学派的兴起和其他社会学理论

三、结构功能理论

四、社会冲突理论

五、社会互动理论

六、综合理论

七、总结

八、对中国社会学及社会发展的意义

第五章 现代世界体系理论中的霸权主义与中美两国的发展

一、现代世界体系与世界霸权

二、世界霸权的特点

三、世界霸权的衰退

四、分析与讨论

五、中美竞争的新特点

六、中美社会的发展

七、结束语

第六章 全球文化经济理论与世界经济文化对中国社会的重要性

一、世界文化的传播

二、文化传播中的五个概念

三、全球文化经济中的脱节与差别

四、全球文化经济理论的重要意义

五、全球文化经济理论的不足之处

六、全球文化经济理论对中国社会的重要性

第七章 美国的社会学教育与毕业生的变化与就业

一、美国社会学毕业生人数的变化

二、美国社会学毕业生的就业

三、社会学者的多元化

四、未来的发展趋势

五、对中国社会学教育的意义

第八章 实证主义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

一、中国社会科学界目前存在的问题

二、提倡一点实证主义

三、实证主义的局限性

四、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五、重视社会科学,加强学术批评,鼓励学派竞争

六、结束语

第九章 美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一、美国经济发展的经验

二、美国经济发展的教训

三、美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第十章 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与种族关系的问题

一、美国社会贫富差距的问题

二、美国对贫困人口的救助

三、美国种族关系的问题

四、对中国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十一章 美国城市的发展与住房问题

一、美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社会问题

二、美国社会的住房问题及应对措施

三、美国社会福利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对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的意义

第十二章 美国教育的发展与中国教育的改进

一、美国教育的经验

二、美国教育的教训

三、对中国教育的意义

第十三章 美国民主实践的利弊与中国社会管理的改善

一、美国的民主实践

二、美国民主实践的弊病

三、民主对中国社会的意义

四、民主机制与中国社会管理的改善

第十四章 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二、社会研究及社会发展展望

三、世界的发展与变化

四、中美的发展与变化

第十五章 思考与探索:平衡的社会发展

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是人类自私的本性和社会意识的反映

二、人类自私的本性和社会意识

三、社会对人类自私的本性和社会意识的反应

四、社会的发展需要平衡个人自私的本性和社会意识

五、人类自私的本性和社会意识平衡的实践与中美社会对其认识的差距

六、社会整体发展的平衡

七、影响社会平衡发展的因素

八、社会必须在持续的调整中保持平衡

美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201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汪天德。

得书感谢您对《美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信托业的发展与转型 电子书
本书分两篇,上篇研究了我国信托业在2006年至2017年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包括影子银行的辨析、我国信托业的金融逻辑与功能、刚性兑付规则的成因与风险化解等;下篇研究了2018年从严监管背景下我国信托业的转型发展问题,包括信托产品净值化管理、信托业的普惠金融服务、金融科技背景下普惠信托产品创新、后疫情时代“双循环”格局下信托业的转型新思维等。
为什么是德国:德国社会经济的韧性 电子书
直面德国历史,真诚又不失感性地讲述德国现代化进程。
罗马社会经济研究 电子书
本书根据大量一手史料,对古代罗马社会经济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内容包括早期罗马经济、公元前3到2世纪的罗马农业、公元前3到2世纪的罗马工商业、共和末叶到帝国初期的城市和社会生活、公元前3世纪末到1世纪初意大利的产粮状况、罗马早期庄园研究、共和宋叶罗马的土地改革运动、所有制的变革与罗马社会的发展等内容,对古代罗马经济发展脉络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和梳理,并对罗马奴隶制及其奴隶社会的特征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揭示
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 电子书
本书针对中国农业发展,从3000年前开篇,延至近300年的梳理,之后重点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发展的进程,包括农业的市场改革、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中国农业与农业政策的转型、粮食安全、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本书极精炼地呈现了中国农业三千年的延绵变化及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浓淡相宜。
中国科技发展与政策(1978~2018) 电子书
在过去40年中,中国在科技创新体系方面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其广度和深度不亚于中国任何其他领域的改革开放。本书首先按照时间顺序,展现中国科技创新领域改革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事件,理清系统展现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然后从国家创新体系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展开,包括基础研究、产业科技、高校科技与人才培养、区域科技、企业技术、军民融合以及科技全球化与国际科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