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公正:社会建设与风险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列丛书)

和谐公正:社会建设与风险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列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探讨构建和谐公正社会机制。

内容简介

作为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个重要尺度,和谐与公正始终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伴相随。在当前我国进入经济快速发展和矛盾突发期,和谐与公正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书重点探讨了和谐与公正的社会学意义,研究阐释如何在当下中国的社会管理中构建和谐公正的社会机制。

章节目录

封面

扉页

版权页

第一章 风险社会与社会学取向的安全研究

一、安全研究:逐渐展开的知识褶叠层

二、社会学研究取向的发展及贡献

三、作为社会学范畴的个体安全

结语:个体安全的研究历程概要

第二章 文明变迁与风险应对

一、文明破晓——“风险求存”的智慧

二、神圣镜像——“彼此宽容”的智慧

三、国家关系——“和平共处”的智慧

四、世俗底蕴——“和谐大同”的智慧

结语:走向更高智慧的文明

第三章 风险社会与现代公共治理转型

引子:治理理念的变迁和个体安全研究视角的反思

一、个体安全视角下的公共政策转变

二、个体安全研究与社会政策覆盖域的拓展

三、个体安全研究与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

四、个体安全研究与社会管理模式的变革

第四章 社会政策视野下的社会建设

引论:资本逻辑、发展与福祉

一、发展与福利关系的理论嬗变

二、以发展与福利关系的视角审视当前中国两大社会矛盾

三、推进社会建设是缓解两大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

四、社会建设的关键是构建发展型社会政策体系

五、结语与展望:中国社会建设是围绕民生福祉谋发展

第五章 风险应对与现代社会福利探源

一、社会转型与西方社会保障和福利:另一个视野中的“现代故事”

二、西方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演变过程的内在悖理

三、发展的适度与从容:西方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启示与反思

第六章 构建“国家—社会”新型风险治理关系——北京“大民政”建设的经验

一、“大民政”蕴含的理论与方法论意义

二、从“大民政”看“国家—社会”的中国理念

三、“大民政”与“政府—市场—社会”

四、“政府—企业—社会”关系的中国探索

五、讨论:“大民政”彰显的“国家—社会”新型关系

六、“大民政”三问:Why ? What?How?

第七章 风险下沉、资源配置“社区化”与社区治理新趋势

一、走出“单位制”、重返“社会人”的转变与挑战

二、社会资源配置的社区化:重大变革与机制创新

三、我国基层社区服务和治理的新探索

四、“服务―治理―管理”新型关系下的社区治理实践

五、构建社区与创新体制的“深圳经验”

六、“深圳经验”的社会学感悟

第八章 和谐劳资关系与社会工作介入

一、我国劳资关系及其政策的演进

二、当前我国劳资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

三、传统工作机制无法有效缓解劳资矛盾

四、工业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的优势

五、工业社会工作介入和谐劳资关系构建的路径探索

六、结语与展望:社会工作是创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可行选择

第九章 残障风险与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建设

一、托养服务:残障风险的福利治理手段

二、第三部门失灵与残疾人托养服务困境

三、社区为本: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新理念与新趋势

四、社区为本残疾人托养服务模式:比较优势与现实价值

五、我国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六、结语:残障风险应以社会化手段应对

参考文献

和谐公正:社会建设与风险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列丛书)是2014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 方舒。

得书感谢您对《和谐公正:社会建设与风险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列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社会建设研究(第八辑) 电子书
东莞社会建设研究院主办,本册是第八辑。
族群文化与乡村建设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典型的民族社会学著作,以南方少数民族乡村为例,探讨了村民自治制度下我国乡村村民的宗族意识、乡村社会基层权力结构、乡村精英的心态与行为、村民自治的民间基础、电视传播和乡村旅游开发对乡村村民日常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变迁的影响,对于正确理解我国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状况、搞好当地农村的建设和治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服务案例篇 电子书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经过三年试点,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推开。它面向个体、群体、社会提供多元化的社会心理服务,并逐步融入社会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健康中国、平安中国、幸福中国建设,在实现社会安定和谐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各地政府部门及相关社会组织、机构与人民群众积极响应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立足问题解决和实践应用进行了各具地方特色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无锡实践与特色 电子书
对我国其他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有益的案例参考和科学的决策依据。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应用篇 电子书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经过三年试点,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推开。它面向个体、群体、社会提供多元化的社会心理服务,并逐步融入社会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健康中国、平安中国、幸福中国建设,在实现社会安定和谐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本书根据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情况,坚持融合协同与创新应用,聚焦理论与实践创新,融合多学科视角、理论和方法,与中国国情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