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美尔论艺术(艺术与社会译丛)

齐美尔论艺术(艺术与社会译丛)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在人类个体的和普遍的特性之中寻找艺术的火光。

内容简介

格奥尔格·齐美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德国学者,作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著述广泛涉及社会学、哲学、文化学等诸多领域。

本书精选齐美尔论艺术、社会与美的20篇经典论文,主题多样,不仅包括他对米开朗琪罗的诗歌、达·芬奇的绘画、罗丹的雕塑等的趣味性探讨,也包括他对艺术的形式、风格、法则等的更具理论性的美学反思。齐美尔的这部文集是艺术哲学乃至生命哲学框架下不可忽视的重要思想结晶,在人类个体的和普遍的特性之中寻找艺术的火光,是艺术社会学领域的根基之作。

作者简介

作者格奥尔格·齐美尔(Georg Simmel),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评论家,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与马克斯·韦伯等学者交往甚密。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主编序

编译说明

1 有关音乐的心理学和民族学研究

2 作为诗人的米开朗琪罗

3 谈艺术展览

4 社会学的美学

5 重力的美学

6 斯特凡·格奥尔格:一种艺术哲学的研究

7 画框:一种美学的尝试

8 罗丹的雕塑与当代的精神趋势

9 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10 论艺术中的现实主义

11 罗丹的艺术与雕塑艺术中的运动动机

12 演员与现实

13 生活与创作在歌德那里的关系

14 为艺术而艺术

15 伦勃朗的宗教艺术

16 艺术哲学散论

17 谈讽刺性描绘

18 艺术作品中的合法性

19 康德:第十五讲

20 日耳曼风格与古典罗马风格

齐美尔论艺术(艺术与社会译丛)是2024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作者[德] 格奥尔格·齐美尔。

得书感谢您对《齐美尔论艺术(艺术与社会译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艺术哲学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作者丹纳在法国巴黎美术学校讲述美术史的讲义,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第二部分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的绘画,主要介绍了文艺复兴期意大利绘画的特征、主要形势和次要形势等;第三部分为尼德兰的绘画,介绍了其永久原因和历史时期;第四部分从种族、时代、制度三方面介绍了希腊的雕塑;第五部分为艺术中的理想。本书“采用的不是一般教科书的形式,而是以渊博精深之见解指出艺术发展的主要潮流”,
艺术鉴赏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艺术及艺术鉴赏,涉及艺术鉴赏相关的基本理论、概念和基础知识,对东西方艺术发展历史进行全景式描述和评介等。
社会艺术教育标准:全民终身学习核心素养 电子书
培养什么样的人不仅关乎每个家庭的未来,同时也关乎整个社会及国家的发展。艺术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关注的是全面育人的教育问题。艺术教育可以提升公民综合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公民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了教育的本质功能和真正价值,并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及方向。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加快推进教
“西琴”东渐与本土艺术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中国钢琴教育的传入与发展,深入系统地厘清中国钢琴教育的发展脉络,总结中国钢琴教育取得的成就,探讨它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向,不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编以川北“王皮影”为个案研究,以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为主,从历史学、艺术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视角,结合川北地区的经济与文化,采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运用“白描”手法力图再现川北“王皮影”的历史。
现代艺术的思潮与运动 电子书
本书以19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150余年间,现代设计和现代艺术的发展脉络为主线,一方面着重介绍各个时期主要的艺术、设计风格、流派及其产生的原因;另一方面介绍各种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代表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