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荣禄:晚清政治重要影响力。
内容简介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到1904年立宪呼声高涨,近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十年间内忧外患频仍,导致清廷朝局波动,政潮迭起,这个时期深受慈禧宠信的满洲权贵荣禄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本书是《荣禄与晚清政局》的修订本,作者做了很多修订,并添加了一些图片。书中通过研究和剖析这个时期荣禄的复杂表现,对了解清末政治的变迁和走向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导言
一 写作缘起
二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三 资料的搜集与利用
荣禄本人及其保存的资料
档案、官文书与综合性资料
文集、日记、年谱、书信集、笔记等文献
报刊资料与外文文献
四 研究结构设计
第一章家世及出仕
一 家族与家世
二 难荫入仕
三 投效神机营 密结醇亲王
第二章光绪初年的宦海沉浮
一 迭膺重差
二 北派底色与荣、沈公案
三 退出官场
第三章赋闲与复出
一 醇王当政与荣禄开复
二 与李、翁关系的亲疏异同
三 出任西安将军
西安练兵 创建威远队
预备慈禧万寿活动
四 甲午战前与汉族官员的关系
第四章甲午督办军务
一 提督九门 督办军务
二 反对汉纳根练兵
三 清议与宫闱之争
第五章马关议和后的朝局动荡
一 中枢与北洋权力的调整
二 慈禧对清议的整肃
汪、长革职事件
查封强学会与翁同龢的态度
李鸿章使俄与翁、文受黜
第六章督办军务处与荣禄权势的扩张
一 裁勇与军事改革
二 袁世凯编练新军
三 荣禄权势的骤升
第七章胶、旅事件前后
一 外交危机与翁同龢开缺
二 荣禄与戊戌年武科改革
三 对康有为的疏远与敌视
所谓康有为与荣禄的一次争锋
荣禄对保国会的态度
荣禄与康有为的第二次见面
四 总督直隶
外任直督的原因
主持直隶新政
筹备天津阅兵
第八章戊戌政变
一 百日维新后期的朝局与慈禧训政
光绪帝对张荫桓、康有为的信任及其与廷臣的矛盾
策划慈禧训政的主谋
康、梁的“围园”密谋与袁世凯“告密”
二 调和两宫 缓和局势
三 建立武卫军
第九章己亥建储前后的党争与政争
一 新旧、满汉及荣、刚之争
二 康、梁及东南沿海反对废立、攻击荣禄的舆论
三 己亥建储与庚子年初的朝局
第十章庚子事变
一 义和团兴起与清廷的应对
二 联军入侵与清廷宣战
荣禄与四次御前会议
荣禄与“东南互保”的关系
武卫军炮击使馆与荣禄谋和活动
三 京城陷落后荣禄的抉择
第十一章从主政西安到返回京城
一 庇护董福祥
二 回銮前荣禄的处境
三 返回京城与“自请罢斥”
四 荣禄病逝与时论评价
结语
一 家世背景和政治联姻与荣禄的崛起
二 醇王对其政治生涯的影响
三 与文祥、李鸿藻的关系
四 甲午战争改变了荣禄的境遇
五 荣禄与甲午后新政变法的关系
六 荣禄与己亥建储前后的政局
七 庚子事件中的荣禄及其与慈禧的关系
参考文献
一 未刊档案、官书、资料汇编
二 文集、笔记、书信
三 传记、日记、年谱、回忆录
四 报刊
五 研究著作
六 论文
七 工具书
附录仕途得自“武”事,谥号却为“文忠”
一
二
三
四
五
主要人名索引
后记
荣禄与晚清政局(典藏版)(鸣沙)是2016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马忠文。
得书感谢您对《荣禄与晚清政局(典藏版)(鸣沙)》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