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化史述论

北宋文化史述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以“宋学”为纲,多维度展现北宋的时代精神风貌。

内容简介

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往往在文化构成各个层面的交汇处得以体现。作者治北宋文化史,而以“宋学”为纲领,深入探讨了传统儒学在北宋时期的发展和变化,及其对同时代其他文化层面的渗透和影响。

本书比较全面地剖析了宋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发展的各个阶段,揭示了宋学若干重大主题和以议论精神为主的宋学基本精神,论述了宋学与宗教哲学、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等北宋文化各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展现了北宋社会文化中无所不在的宋学及其时代精神。

作者简介

作者陈植锷(1949—1994),温州市龙湾区人,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师从邓广铭先生。历任日本筑波大学客座教授、杭州大学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教授等。

著有《诗歌意象论》(1990年)、《北宋文化史述论》(1992年)等,《石介事迹著作编年》(2003年)等,点校有《徂徕石先生文集》(2009年),并有论文数十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引

引言

第一章 时代背景

第一节 尊王攘夷的政治需要和儒学的复兴

第二节 北宋台谏制度和宋学的自由议论

第三节 唐宋之际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宋学的时代精神

第四节 科举改革和宋学的演进

第五节 教育改革对宋学的推动

第二章 宋学及其发展诸阶段

第一节 宋学概说

第二节 汉唐训诂、辞章之学的遗留和宋学的准备

第三节 从疑传到疑经

第四节 从议古到拟圣

第五节 从义理之学到性理之学

第三章 宋学的主题及其精神

第一节 性情、理欲之辨

第二节 君子、小人和义利之辨

第三节 上智、下愚和真、善、美之辨

第四节 宋学精神

第四章 宋学和佛老

第一节 宋学初期的排佛斗争

第二节 排佛斗争的胜利和儒佛融合的成功

第三节 佛教的世俗化、禅宗的文字化和佛学的儒学化

第四节 宗儒为本,宋学独尊

第五节 宋学与老氏之学

第五章 宋学和北宋其他文化层面

第一节 宋学与宋文

第二节 宋学与宋诗

第三节 宋学与宋词

第四节 宋学与宋画

第五节 宋学与科技

结语

引用书目

参考论著目录

北宋文化史述论是202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陈植锷。

得书感谢您对《北宋文化史述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晚清文化史(修订版) 电子书
本书为“中国历代文化史书系”之一种,讲述了清代的文化史。书中对清代的文化全景作了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介绍,特别展示了晚清文化从传统向现代、从闭塞到走向世界的转折,体现了目前学术界对该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本书内容翔实,史料丰富,研究深入,值得广大历史研究者参考和阅读。
晋宋社会文化史论 电子书
魏晋玄学及其玄化风尚,是文、史、哲等多学科学者长期集中研究的课题,而本书“正题反作”,力求对当时反玄风思潮加以比较全面、系统地梳理。内容既有魏晋玄学与玄风、士族社会家学门风等问题;也有晋宋之际北府地域学术群体与门第寒微学术群体的兴起及其学风特征等问题;还有涉及中下层社会文化上浮及其与上层社会文化混杂的雅俗融通问题,如东晋、刘宋时期佛教僧尼生活的世俗化及其参预政治活动,以及刘裕称帝过程中对术数文化的
中国文化史(插图版) 电子书
本书以35个专题为纲,对中国文化的基础、制度、宗教、学术、艺术及中外文化交流进行了展示和分析,梳理了自上古至近代文化发展演进的整体历程。
近代中国宗教文化史研究(上、下) 电子书
近代中国宗教文化互动融合研究,具重要学术价值。
中国古代图书史:以图书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文化史 电子书
中国古代图书史的宏观研究,以图书为中心的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