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东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揭示总体脉络与特色,填补研究空白。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呈现跨境传播和县域乡村传播的“两极格局”,并对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貌和历史功能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这在学界尚未有先见。本文建构的研究方式和理论架构揭示了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发展的总体脉络与特色,在全球化的传播语境中,其结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书运用传播学、民族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首次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展开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历史研究的空白。
章节目录
封面
目录
内容简介
扉页
版权信息
其他
序一
序二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 研究现状评析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基本观点
一 核心概念界定
二 研究的内容
三 基本观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法
二 田野调查法
三 比较研究法
第一编 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历史沿革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后17年(1949.10—1966.5)
引言 此时期东北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概述
一 朝鲜族自治地区
二 蒙古族自治地区
三 达斡尔族地区
四 东北的满族聚居区
第一节 朝鲜族地区:多种媒体的发轫
一 报纸
二 刊物
三 图书出版及发行
四 广播
第二节 蒙古族地区:民族语言县报与广播的创建
一 报纸
二 刊物
三 广播
第三节 达斡尔族地区:有线广播站的开建
第四节 满族聚居区:县报与有线广播的创建与发展
一 报纸和刊物
二 广播
第五节 非民族地区的民族语文新闻传播:省级报刊与广播的诞生
一 报刊
二 广播
第六节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延边大学的人才培育
第二章 “文化大革命”10年(1966.6—1976.10)
第一节 朝鲜族地区:电台的艰难生存与功率提升
一 报纸与刊物
二 广播
三 电视
第二节 蒙古族地区:有线广播的快速发展
第三节 达斡尔族地区和满族聚居区:有线广播的全面推进
一 达斡尔族地区:广播自办新闻节目
二 满族聚居区:有线广播技术的改进和普及
第四节 非民族地区的民族语文新闻传播:报纸、电台的改换和停办
第三章 改革开放20年(1976.11—1999.12)
引言 此时期东北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概述
一 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二 东北少数民族地区
第一节 朝鲜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全面复兴
一 报纸
二 刊物
三 图书、音像出版
四 广播
五 电视
第二节 蒙古族地区:民族语言报刊、广播和电视的发展
一 报纸
二 刊物
三 广播
四 电视
第三节 达斡尔族地区:广播节目的丰富多彩
第四节 满族地区:县报、广播和电视的突飞猛进
一 报纸、刊物
二 广播
三 电视
第五节 非民族地区的民族语文新闻传播:多种、多层次媒体的创建
一 朝鲜族语文:报刊、广播的恢复和创建
二 蒙古族语文:市级媒体的建立
第六节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多层次民族院校的建立
第七节 相关研究机构及传播:民族研究刊物和机构的创办
第四章 21世纪以近(2000.1—2010.12)
第一节 朝鲜族地区:新闻传播体系日趋完善
一 报纸、刊物
二 图书、音像出版
三 广播
四 电视
五 电影
六 网络媒体
第二节 蒙古族地区:广播、电视媒体的突出发展
一 报纸、刊物
二 广播
三 电视
四 网络媒体
第三节 满族地区:电视媒体的重点推进
一 报纸、刊物
二 广播
三 电视
四 网络媒体
第四节 达斡尔族地区:有线电视的开建
第五节 非民族地区的民族语文新闻传播:多层次、多种媒体的深入发展
一 朝鲜族语文:多种媒体的推进
二 蒙古族语文:市级电台的上星播出
三 满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网络媒体的建设
第六节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民族教育机构梯度的完善
第七节 相关研究机构及传播:民族研究机构、刊物的发展与丰富
第二编 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特色形态
第五章 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两极格局”及其由来
第一节 “两极格局”的演进
一 “两极格局”及其意义
二 “两极格局”的萌动、偏狭和重振
三 不同时期新闻传播的民族特色
第二节 “两极格局”的现状
一 “两极格局”的确立及成效
二 “两极格局”的新媒体特征
三 “两极格局”传播的民族特色
四 对“两极格局”及其传播特色的评价
第三节 “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一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基本生态要素
二 20世纪下半叶全国与东北少数民族媒介生态的相互影响
三 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与东北少数民族媒介生态的合力促进
第六章 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两极格局”存在的问题及其症结
第一节 传者和受众对“两极格局”的认知与评价
一 传者和受众对县域传播的认知和评价
二 中国朝鲜族受众和韩国人、朝鲜人对跨境传播的认知和评价
第二节 “两极格局”存在的问题
一 “两极格局”总体失衡
二 “两极格局”总体发展缓慢乏力
三 “两极格局”中新闻传播的民族特色表现不足
四 跨境传播的表面化与单向性
五 县域乡村传播的尴尬处境
第三节 “两极格局”存在问题的症结
一 城乡“二元结构”与传统“外宣”思维的不利影响
二 新媒体开发及媒体融合滞后
三 对民族特色、民族精神和民族身份的认识偏颇
四 跨境传播的规划和执行力薄弱
五 县域乡村传播的认识误区
第七章 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两极格局”的优化对策
第一节 媒介生态的优化
一 生态要素的调整和重构
二 挖掘各种政策、政治效应的关联度
第二节 外向一极:跨境传播的特色定位和多渠道开拓
一 统筹规划,形成合力
二 以特色立台,以个性感人
三 打造民族品牌栏目
四 提升朝鲜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
五 建立沟通渠道,增强互动机会
第三节 内向一极:县域乡村传播的准确定位
一 县域乡村的惠农传播
二 培养少数民族的市民意识
第四节 民族特色的把握和开掘
一 民族语言要由实用性的记录转向文化性的表达
二 依托风土人情的表现,多领域打造民族特色
三 提炼多民族共通的文化精神
第五节 新媒体的开发及媒体融合的拓展
一 建立网络战略联盟
二 开发手机等新媒体
三 开展多层次的媒体融合活动
第三编 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人事评记
第八章 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人物志
一 白润生(汉族,1939— )教授
二 林青(汉族,1921— )高级编辑
三 崔相哲(朝鲜族,1939— )教授
四 波·少布(蒙古族,1934— )高级研究员
五 吴泰镐(朝鲜族,1928—2014)高级编辑
六 李逢雨(朝鲜族,1967— )博士、教授
七 于凤静(汉族,1963— )博士、教授
第九章 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大事记
一 朝鲜族语文新闻传播
二 蒙古族语文新闻传播
三 满族地区的新闻传播
四 达斡尔族地区的新闻传播
五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及研究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于凤静。
得书感谢您对《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