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拨开历史迷雾,重现湮没在岁月中的江南六朝文明;用魏晋南北朝文物和陵墓考古发现,探寻六朝的文化特征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意义。
内容简介
公元3至6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南北分裂、族群对峙的时代。本书关注当时南方社会的发展演变,指出六朝政权是南方地区首次出现的“正统”中国王朝,对中国文化和国际秩序的影响不可忽视。
本书作者基于考古调查与发掘所获资料,结合自己对南京和周边地区遗迹、陵墓的实地调查,对南北方陵墓和金属类文物展开广泛的分析和比较,勾勒江南六朝社会的共性和变迁,揭示其鲜明的江南地域特征,指出江南与中原之间在思想和价值观等文化层面存在本质性差异,从而明确了江南六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藤井康隆,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研究科考古学专业博士课程毕业,文学博士。历任见晴台考古资料馆学艺员、名古屋市政府教育委员会文化遗产保护室学艺员,2021年起任国立佐贺大学艺术与地域设计学部准教授(博物馆学)。
主要研究领域为六朝考古、博物馆学、文化遗产、东亚考古。2019—2020年,作为日本政府文化厅对外派遣研修员,赴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研修,对六朝考古遗存及博物馆展开实地调查和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插图目录
表格目录
序章 中国的南与北
第一编 南北朝陵墓的世界
前言
第一章 江南六朝的帝王陵墓
第一节 东吴帝陵与宗室墓葬
第二节 东晋帝陵
第三节 南朝帝陵与王侯墓葬
第四节 江南六朝陵墓的特征
第二章 华北中原地区陵墓及其特征
第一节 曹魏、西晋陵墓
第二节 北魏帝陵
第三节 东魏、北齐帝陵
第四节 西魏、北周帝陵
第三章 陵墓的外部空间
第一节 江南六朝墓墓外空间的特征
第二节 南北陵墓的外部空间
小结
第四章 东晋南北朝墓葬的墓室空间
第一节 东晋南朝墓葬墓室形制的问题
第二节 再论“凸”字形墓出现的背景
第三节 墓室的性质与空间概念
第四节 东晋南朝的墓室空间
第五节 十六国北朝的墓主画像
第六节 围绕墓主的墓室空间结构
小结
第二编 晋式金属带具研究
第五章 晋式金属带具的研究史
第一节 “晋式金属带具”的发现与命名
第二节 晋式金属带具的性质
第三节 晋式金属带具的产地与发展趋势
第四节 围绕材质与古代科学技术史的争论
第六章 晋式金属带具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 晋式金属带具各部位的名称
第二节 晋式金属带具的纹样
第三节 晋式金属带具的制作技术
第四节 晋式金属带具的编年
第五节 晋式金属带具的发展过程
小 结
第七章 三燕金属带具的相关问题
第一节 中国东北地区金属带具概观
第二节 三燕金属带具的新发现
第三节 辽宁金属带具的变迁
小 结
第八章 晋式金属带具的造型样式与思想内涵
第一节 新资料的情况
第二节 两种晋式金属带具
第三节 晋式金属带具的传播与发展——基于辽宁地区的情况
第四节 晋式金属带具的思想内涵
小结
第九章 晋式金属带具的形成背景
第一节 东吴薛秋墓概要
第二节 东吴薛秋墓出土金属带具的特征
第三节 东吴薛秋墓出土金属带具与晋式金属带具
第四节 晋式金属带具的各系统与制作上的发展趋势
第五节 晋式金属带具的传播及其背景
第三编 两晋南北朝的金属工艺
第十章 六朝“龙”的造型
第一节 六朝时期三件与“龙”有关的实例
第二节 “龙”图像的造型与表现
第三节 “龙”的造型与文物的传播
小 结
第十一章 日本出土5世纪的金属带具与中国
第一节 5世纪的金属工艺与金属带具
第二节 制作技法概述
第三节 日本出土5世纪金属带具的产地
小结
第十二章 中国南朝前期的金属工艺
第一节 六朝金属工艺的相关问题
第二节 中国南朝前期的金属工艺
第三节 中国南朝前期的金工技术与生产
第十三章 东晋南朝的金属工艺与十六国
第一节 东晋南朝金属工艺的动向
第二节 晋式金属带具的发展
第三节 蝉纹冠饰的仿制
第四节 东晋金属工艺的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版出处
后记
中国江南六朝考古学研究(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是2023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日] 藤井康隆。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江南六朝考古学研究(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