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根据新修订的《突发事件应对法》编写。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2024年颁布的《突发事件应对法》,从突发事件应对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突发事件应对与指挥体制、突发事件预防与应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及监督与追责六个方面,系统阐释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的全过程。
本书是广大突发事件应对管理工作人员适用新的《突发事件应对法》,预防、减少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有益参考用书。本书附录《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便于读者及时查阅相关规定,依法规范履职。
作者简介
中国法制出版社,我国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突发事件应对基础知识
1 突发事件是指什么事件?突发事件的应对活动包括哪些?
2 突发事件分为几级?由谁制定分级标准?
3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应坚持什么原则?
5 如何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6 如何发布突发事件信息?
7 有关政府和部门发现虚假或者不完整的突发事件信息应如何处理?
8 对突发事件如何进行新闻采访报道?
9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哪些方面的突发事件应对公益宣传?
10 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如何投诉、举报?
11 有关政府和部门接到投诉、举报后如何处理?
12 如何选择突发事件应对措施?
13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应当对哪些群体给予特殊、优先保护?
14 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吗?
15 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适用有关时效中止和程序中止的规定吗?
16 政府可以在突发事件的哪些方面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17 如何对待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 突发事件应对管理与指挥体制
1 突发事件应对的工作体系是什么?
2 突发事件发生后,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3 突发事件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如何处理?
4 如何设立应急指挥机构?
5 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发布的决定、命令、措施有什么效力?由谁承担法律责任?
6 承担突发事件应对管理工作职责的主体有哪些?
7 基层人民政府、群众性自治组织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8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义务吗?
9 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织参加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依据是什么?
10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设立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发布有关突发事件应对的决定、命令、措施要备案吗?
第三章 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
1 什么是应急预案?
2 我国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是什么?
3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负有什么职责?
4 如何制定应急预案?
5 国土空间规划等规划应当如何适应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
6 哪些部门负有建设和管理应急避难场所的工作职责?
7 如何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影响?
8 如何对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
9 哪些部门和组织负责调解处理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矛盾纠纷?
10 单位如何落实安全管理职责?
11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单位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发生突发事件?
12 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发生突发事件?
13 哪些人员需要进行突发事件应对管理培训?
14 如何设立应急救援队伍?
15 如何提高应急救援队伍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
16 如何防范和减少应急救援人员的人身伤害风险?
17 专业应急救援人员应当具备什么条件?
18 由谁负责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19 学校如何开展应急教育?
20 政府如何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经费?
21 如何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
22 如何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
23 如何保障应急运输?
24 如何保障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能源供应?
25 如何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通信、广播安全畅通?
26 如何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网络的建设?
27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提供捐赠吗?
28 红十字会及慈善组织如何参与应对突发事件?
29 如何保证应急救援资金、物资专项使用?
30 保险事业如何支持突发事件应对?
31 如何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32 如何发挥专业人员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的作用?
第四章 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
1 如何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测?
2 突发事件信息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3 如何收集突发事件信息?
4 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发现突发事件时应如何处理?
5 如何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
6 发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如何报告?
7 如何对突发事件隐患和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
8 突发事件预警分为几级?由谁制定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
9 如何发布突发事件警报?发布警报应包含哪些内容?
10 如何对突发事件预警信息进行发布、接收和传播?
11 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12 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13 发布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如何保障重要商品供应和稳定服务市场?
14 如何报告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
15 什么情况下调整预警级别?什么情况下应当解除警报?
第五章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救援
1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分为几级?由谁制定响应级别划分标准?
2 如何启动应急响应?
3 如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
4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哪些应急处置措施?
5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采取哪些紧急措施?
6 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哪些应急处置措施?
7 突发事件发生后,什么情况下可以采取保障、控制等必要的应急措施?
8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哪些措施?
9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时,应当及时采取哪些措施?
10 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如何做好组织保障工作?
11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如何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12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单位有哪些职责?
13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个人有哪些义务?
14 如何健全城乡社区组织应急工作机制?
15 如何加强对受突发事件影响的各类人群的心理援助工作?
16 如何处理突发事件遇难人员的遗体和遗物?
17 可以要求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应急处置与救援需要的信息吗?
18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获取需要的他人个人信息有什么要求?
19 使用在突发事件中获取的个人信息有什么要求?
第六章 突发事件事后恢复与重建
1 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
2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相关人民政府应履行哪些职责?
3 上一级人民政府如何支持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4 如何开展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善后工作?
5 公民在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有何保障?
6 如何落实对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人员的保障政策?
7 人民政府如何对突发事件进行查明和总结工作?
8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哪些情况应接受审计监督?
9 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形成的材料?
第七章 法律责任
1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要如何处理?
2 有关单位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突发事件预防及应对职责要如何处理?
3 编造并传播有关突发事件的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有关突发事件的虚假信息而进行传播的要如何处理?
4 单位或者个人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的要如何处理?
5 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法律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的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6 为了使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而采取避险措施,造成损害的,如何承担责任?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用手册是2024年由中国法治出版社出版,作者中国法制出版社 编著。
得书感谢您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用手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