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院系管理改革:现代治理理论框架下的权力要素分析
内容简介
作为二级机构的学院(系),是大学社会职能的直接承担者,是大学各项职能性活动的直接组织者,院系之于大学,就好比车间之于工厂,没有车间就没有工厂,没有院系同样也就没有大学。大学的宏观发展目标确立之后,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主体在于学院,院系的健康发展是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现代大学治理研究的重心将从大学管理转向到院系治理,体现了“现代大学制度”走向“现代学院制度”的必然选择。本书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状况,以现代治理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以院系的权力要素及其关系为核心,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大学院系管理的现状,归纳了国外院系治理的基本模式,总结了我国部分试点学院的改革经验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院系治理模式改革的政策建议。本书将院系内部权力分为五种,即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经济权力、象征权力,比较全面地绘制出院系的权力结构图谱,最后提出了“学术主导,分类驱动,综合改进”推动院系治理改革的思路,对推进自下而上的改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序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 我国大学院系治理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治理理论及其适用性
第二节 院系治理的权力要素及其关系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前我国院系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困境
第一节 行政主导的管理模式
第二节 学术主导的管理模式
第三节 市场主导的管理模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外大学学院治理经验与国内试点学院改革
第一节 国外大学学院治理经验与借鉴
第二节 国内试点学院改革的基本经验和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大学院系治理改革推进建议——学术主导、分类驱动、综合改进
第一节 大学院系治理的学术主导机制
第二节 大学院系治理的分类驱动机制
第三节 大学院系治理的综合改进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治理理论视阈下的我国大学院系治理研究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恩允。
得书感谢您对《治理理论视阈下的我国大学院系治理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