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解释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生存解释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解释学与生存论结合,探究生活世界的渊源,实现现代性思想融入现实生活。

内容简介

无论在传统解释学还是经历了存在论转变的哲学解释学思想中,语言、文本、理解和解释都是基础性的概念范畴,它们之间的理论关联建构起解释学思想的大厦。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对于语言、理解与解释的生存论分析,使解释学与生存论之间的内在勾连得以彰显。在解释学思想的生存论阐明中,语言不再是为人所操纵的交流工具,而是存在的自行道说和能够被理解的存在,它在人的生命存在中展现为语言世界经验和生命的精神化。无论是生存论,还是解释学,其共同的视域乃是当下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既是人们当下所生存的世界,更是变动不居的生成的世界与存在的界域。本书对于“生活世界”的思想渊源及其现代语境的探究,能够使生存解释学从纯粹思辨的空间中跳跃出来,融入到现代人真实的“生活世界”与“交往行为”之中,并具有现代性的思想意蕴。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目录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序言

导言 生存的沉沦与理解的超越

第一章 从语言之镜到生存之境

第一节 生存解释学的思想渊流:语言与生存的交织

第二节 概念论与生存论的语言形而上学之思

第三节 内在语词与语言世界经验的生存论意蕴

第二章 书写的文本与历史的本文

第一节 文本之为语言世界经验的生命客观化

第二节 文本理解的意义重构与效果历史

第三节 历史本文的生存论澄明

第三章 理解的四重境域:从知性的理解到生存的理解

第一节 理解概念的哲学史溯源:理解与理性(logos)、理智(nous)的生存论关联

第二节 知性的理解:经验论与先验论之争

第三节 实践的理解:知与行的合一

第四节 生命的理解:生命体验与历史理解

第五节 生存的理解:理解之为存在的展延

第四章 解释与实践的重构:从生命表现到实践的解释

第一节 生命表现与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第二节 生存论的解释与原初实践的关联

第三节 语言与实践的生存论关联

第五章 生存的“世界”与“视界”:生活世界合理化及其现代性语境

第一节 生活世界的思想渊源及现代意蕴

第二节 生活世界合理化与视域融合

第三节 生活世界视域中交往理论与生存解释学的建构

结语 生存解释学的方法论批判

参考文献

后记

生存解释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是201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梅景辉。

得书感谢您对《生存解释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哲学观研究 电子书
本书论述了哲学观与世界观、黑格尔的哲学观、马克思的哲学观、哲学观与现代哲学、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变革、哲学观与哲学研究以及哲学观与哲学教育等七个问题,揭示了哲学的特殊的理论性质和独特的社会功能,展现了哲学发展的自我批判的活力和永不枯竭的理论空间。
庐山慧远教团研究 电子书
庐山慧远教团是指东晋时期以慧远为中心,在庐山建立的一个佛教修行团体。慧远教团时期,是中国佛教由都市佛教向山林佛教转型的时期。庐山教团在中国佛教山林化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庐山教团对佛教戒律汲汲以求,并在佛教戒律传译中做出巨大贡献,在具体实践中以富有中国特色的僧制为教团规则。与长安鸠摩罗什教团相呼应,代表了中国佛教发展的两个方向。本书对它做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介绍,颇具学术价值。
卢梭美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回归自然”是卢梭全部思想的核心,“自然”“自由”“情感”是理解其核心思想的关键词和经纬线,而这三者又是贯穿西方近现代思想史的重要范畴。研究卢梭的美学思想,应在由“自然”“自由”“情感”所构成的现代性问题关联域中做整体考察。本书以启蒙时代的文化及美学思潮为背景,探讨卢梭美学思想的发生发展概貌、潜在逻辑体系、主要理论范畴、现代价值阐释及局限性等问题,进而探究其对于当下美学与文化建设的正反启示。
<仪礼经传通解>研究 电子书
一部研究《仪礼经传通解》的专业学术作品。
生命意义研究 电子书
本书围绕“人的生命意义”这一主题,具体地论述了“人的生活世界”“人的精神世界”“人的文化世界”和“人的意义世界”,进而论述了“现代人的生活世界”“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现代人的价值观念”“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和“现代人的终极关怀”,并从教育、科学、艺术、哲学、理论、心态和理想等层面,论述了“精神家园的培育”“精神家园的真理”“精神家园的陶冶”“精神家园的升华”“精神家园的支撑”“精神家园的张力”和“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