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际生态补偿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区际生态补偿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区域生态补偿政策管理:研究各功能区,寻求环境与经济和谐。

内容简介

本书大胆地跳出现有思维,基于区域来实现生态补偿政策与管理,其立足点是功能各异的区域,而实现生态补偿的途径又是区际的。即创新地以林区、牧区、流域、湿地、近岸海域、矿区、灾区、自然保护区等具体区域为整体研究对象,研究其生态公共产品的外部性内部化,提出进行或纵向或横向区际生态补偿的形式,寻求环境与经济、经济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和谐之道。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第1章 范畴界定与相关理论回顾

1.1 区际生态补偿的相关范畴界定

1.2 区际生态补偿的相关理论

第2章 我国区际生态补偿的源起与发展

2.1 引起我国区际生态补偿的三大矛盾

2.2 区际生态补偿与区域协调

2.3 我国区际生态补偿的实践历程

第3章 区际生态补偿的价值基础与核算

3.1 对资源环境价值的认识

3.2 区际生态补偿的核算基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3.3 区际生态补偿的核算

第4章 林(牧)区生态补偿

4.1 林(牧)区概述及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4.2 林(牧)区生态补偿的科学计量

4.3 林(牧)区生态补偿的实施路径

第5章 流域生态补偿

5.1 流域水资源特性与水权界定

5.2 流域生态补偿金的科学计量

5.3 流域生态补偿的实施路径

第6章 湿地、近岸海域生态补偿

6.1 湿地、近岸海域概述及其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6.2 湿地、近岸海域生态补偿科学计量

6.3 湿地、近岸海域生态补偿的实施路径

第7章 矿区生态补偿

7.1 矿区生态与价值错位

7.2 矿区生态补偿的科学计量

7.3 矿区生态补偿的实施路径

第8章 保护区生态补偿

8.1 保护区发展及其生态补偿的必然性

8.2 保护区生态补偿的科学计量

8.3 保护区生态补偿的实施路径

第9章 灾区生态补偿

9.1 灾区成因及特征

9.2 灾区生态补偿的形式与创新

第10章 区际生态补偿的制度保障与创新

10.1 建立完善区际生态补偿的法律规范

10.2 确保区际生态补偿资金畅流

10.3 构筑区际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区际生态补偿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是201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黄寰。

得书感谢您对《区际生态补偿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生态文明论丛(2015) 电子书
本书集中展示了北京林业大学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上主办的生态治理与美丽中国论坛的主要成果。全书分为专家纵论、论坛实录、政策建议、社会反响、论文汇编等五个部分,从不同角度全面介绍了论坛关于生态治理机制创新与能力建设的专家观点、论坛成果、媒体报道,并收录了论坛征文活动评选的部分优秀论文。
蔡甸区生态建设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主要包括:总论、区域概况、生态区创建SWOT分析、生态创建指标解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分析、生态功能区别等内容。
水与生态文明建设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水利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更大作为》、《水土保持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水文化与生态文明》、《河湖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2011年北京水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研究》等文章。
环境生态文明教育 电子书
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新要求。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力军应该加强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等意识形态的学习。《环境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滨海湿地环境生态学 电子书
本书主要讲述环境生态学的基础、滨海湿地的生物分子生态、生物种群生态、生物群落生态、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污染物和优选变化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滨海湿地的生物监测与评价、滨海湿地环境流行病及健康效应、退化滨海湿地的生态修复、滨海湿地生态环境管理与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