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案例指导制度丰富法官应用法律方法,提升审判实践。
内容简介
作为司法改革的重要制度创新之一,案例指导制度从酝酿到运行都备受关注。最高人民法院细致遴选的指导性案例,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法律方法的运用实践。法律方法具体包括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利益衡量和漏洞补充等。本书细致而全面地分析了以上各种法律方法在诸多指导性案例中的运用,展示了来自于司法实践的经验和智慧,有助于法官更加全面地了解指导性案例,进而在审判活动中更加积极地参照和适用指导性案例,发挥案例指导制度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作者简介
孙光宁,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近几年在《法学家》、《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商研究》、《政治与法律》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20余篇;先后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4部;并独立承担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1项、司法部项目1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理论研究课题1项、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1项,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1项,获得多项科研奖励。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法律方法:指导性案例在推进法律统一适用中的独特优势
第一章指导性案例的基本类型及其法律方法
第一节 抽象概念在指导性案例中的具体化方式
一、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扩张解释
二、“公共财物”概念的内涵归纳与外延演绎
三、指导性案例将抽象概念具体化的可能隐忧
结语:司法者阐释抽象概念的背后
第二节 原则性规定在指导性案例中的细化方式
一、指导性案例8号对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细化
二、指导性案例对原则性规定细化方式的意义与价值
三、指导性案例对原则性规定细化方式的缺陷及其消解
第三节 指导性案例对法律规则的扩展与变通
一、整合法律渊源:指导性案例判决理由之间的融贯关系
二、扩展规则界限:法典条文的实体续造
三、规避规则缺陷:适应社会需求的灵活变通
结语:在保守与能动之间的指导性案例
第二章法律解释方法在指导性案例中的运用
第一节 论理解释方法在指导性案例中的运用及其完善
一、目的解释的运用及其效果
二、体系解释的运用及其效果
三、历史解释的运用及其效果
四、综合运用解释方法的两种融贯效果
五、法律解释方法在指导性案例中运用的完善方向
结语:技术因素对制度运行的助推作用
第二节 指导性案例中法律规范边缘意义的解释方法
一、指导性案例6号对法律规范意义边缘的解释方式
二、文义解释:法律规范边缘意义的底限范围
三、论理解释:法律规范边缘意义的实质考量
结语:法律规范边缘意义的发轫效果
第三节 指导性案例中解释结果与实际效果的矛盾及其原因
一、指导性案例18号的裁判结论及其解释方式
二、指导性案例18号判决结论的扩展效果
三、司法应对“末位淘汰”的层次及其隐忧
结语:谨慎对待指导性案例的公共政策功能
第四节 指导性案例中保护弱者的法律解释倾向
一、保护弱者倾向在指导性案例中的操作与表现
二、指导性案例中存在保护弱者倾向的多种原因
三、保护弱者倾向在司法实践中的解释限度
结语:超越法律解释的工具属性
第五节 指导性案例对构建法律解释共同体的推动作用
一、法官与检察官的交涉:司法权力之间的交锋与制衡
二、法官与律师之间的交流:庭审质疑的回应与释明
三、指导性案例在推动法律解释共同体对话交流中的缺陷及其完善
结语:构建最低限度意义上的法律解释共同体
第三章法律推理方法在指导性案例中的运用
第一节 类比推理在指导性案例中的适用方式
一、指导性案例6号:类推在公法领域中的辅助适用
二、指导性案例15号:类推在私法领域中的主导适用
三、指导性案例11号:类推在刑事案件中的隐性适用
结语:类推结果的合法性保障
第二节 常识推理在指导性案例中的适用方式
一、常识推理在确定指导性案例29号判决中的作用方式
二、作为“常识”的大数据时代对司法的多层次冲击
三、司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主要策略
结语:司法的变与不变
第三节 多种法律推理方法在指导性案例中的融贯运作
一、演绎与归纳:判决形成的宏观架构与微观基础
二、类比推理:决定判决性质的核心步骤
三、设证推理:超越形式逻辑的实体考量
第四章法律论证方法在指导性案例中的运用
第一节 指导性案例文本的论证策略
一、形式策略:相关司法文件的铺垫与具体行文的裁剪
二、实质策略:多种权威资源的直接援引与间接借鉴
三、指导性案例论证策略中的主要缺陷与不足
第二节 “法律规定”:指导性案例裁判理由的论证方式及其效果限度
一、“法律规定”在指导性案例裁判理由中存在的原因及相关质疑
二、“法律规定”作为裁判理由的论证效果限度
三、提升“法律规定”论证效果的现实策略
第三节 图尔敏法律论证模型在指导性案例中的运用及其限度
一、图尔敏论证模型的要素及其在指导性案例23号中的运用
二、图尔敏论证模型在指导性案例23号中运用的实体局限
三、图尔敏论证模型在指导性案例23号中运用的形式局限
结语:法律论证的理论模型与具体实践
第五章利益衡量与漏洞补充方法在指导性案例中的运用
第一节 利益衡量在指导性案例中的体现及其定位
一、指导性案例21号中基于利益衡量的裁判结果指向
二、指导性案例21号中利益衡量导向下的裁判理由论证
三、利益衡量的多样存在及其具体适用方式
结语:利益衡量与司法者的方法论素质
第二节 指导性案例中的利益衡量结果及其证成
一、自由裁量:利益衡量存在的制度空间
二、同质比较:利益衡量结果的实体证成
三、两造对抗:利益衡量结果的程序证成
第三节 漏洞补充在指导性案例中的运作及其限度
一、法律漏洞在指导性案例20号中的发现与确认
二、漏洞补充方法在指导性案例20号中的具体运作
三、法律漏洞补充在指导性案例20号中的作用限度
结语:夹缝中突围的漏洞补充
第六章部门法指导性案例的特点与重点
第一节 司法政策在刑事指导性案例中的体现与影响
一、司法政策在指导性案例4号和12号中的适用
二、指导性案例4号和12号在适用司法政策上的主要缺陷
三、指导性案例适用司法政策的完善措施
第二节 诚信原则在民事指导性案例中的适用方式
一、诚信原则在民事指导性案例中的基础适用方式:判定行为及其后果的性质
二、诚信原则在民事指导性案例中的辅助运用方式:考察主体身份和纠纷过程
三、法律原则在指导性案例中运用的启示与借鉴
结语:司法改革背景下的法律原则适用
第三节 行政法指导性案例对司法审查范围的扩张与限缩
一、行政法指导性案例对司法审查范围扩展与限缩的表现
二、行政法指导性案例对司法审查范围调整的价值与隐忧
三、通过行政法指导性案例调整司法审查范围的有效运作
结语:最高人民法院与地方法院在案例指导中的配合
中国司法的经验与智慧:指导性案例中法律方法的运用实践是2018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孙光宁。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司法的经验与智慧:指导性案例中法律方法的运用实践》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