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本册是2017年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报告,聚焦新常态下的增长动力及其转换。
内容简介
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人口、能源、环境等压力下,经济增速不断下降。2017年中国经济金融风险加剧,体现在投资增速过度下滑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债务风险、汇率风险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是供给侧改革,2017年将是中国供给侧改革深化之年。
本书系统分析了2017年中国经济金融风险、供给侧改革、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供给侧改革化解经济金融风险,有利于中国经济更加健康、持久地增长。反过来,解决经济金融风险,有利于供给侧改革的顺利推进。
作者简介
编者刘伟,男,汉族,1957年1月出生于河南商丘,祖籍山东蒙阴,中国共产党党员,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学科评议组理论经济学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第一章 全球经济:从“大稳健”到“新平庸”
第一节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有所缓和,但依然未能摆脱低迷态势
第二节 不确定的世界: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和升级
第三节 未来十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新航线
第四节 “新平庸”时代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章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与动力转换
第一节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估算与评价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第三章 中国经济:新常态、新挑战和新应对
第一节 中国经济“起飞”的历史逻辑
第二节 当前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第三节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新表现与新风险
第四节 未来中国经济大趋势
第五节 下一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第四章 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一节 新常态下的经济失衡的特点
第二节 新常态下经济失衡的动因
第三节 新常态下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
第四节 新常态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五节 稳中求进:新常态下宏观调控的总基调
第五章 宏观经济周期波动与预判——宏观经济联立模型
第一节 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体系
第二节 模型的理论基础和结构
第三节 短期宏观经济形势自然走势展望
第四节 总供给层面形势预判分析
第五节 总需求层面形势预判分析
第六节 宏观经济政策模拟分析
第七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六章 基于中国特色和总供求模型的宏观调控体系
第一节 现有的宏观调控体系的局限性
第二节 一个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总体框架
第三节 价格管理及相关工具
第四节 需求管理及相关工具
第五节 供给管理政策及相关工具
第六节 各种政策的组合方式
第七节 总结
第七章 产业结构调整
第一节 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下的产业驱动机制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及其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中美对比
第八章 区域发展、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
第一节 雄安新区——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点睛之笔
第二节 雄安新区与中国新城新区发展模式转型
第三节 一带一路:全球价值双循环研究
第九章 金融发展与金融风险
第一节 信任、金融与经济增长:理论进展与中国经验
第二节 潜在“流动性陷阱”风险
第三节 金融资金“脱实向虚”风险
第四节 不要把金融危机妖魔化
第十章 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
第一节 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节 看不见的“另一只手”
第三节 确实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优化人口与土地空间配置
第十一章 供给侧改革与收入分配
第一节 21世纪以来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及就业的发展和变化
第二节 不同所有制类型的投资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的变化
第四节 近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变化
第五节 主要结论
第十二章 供给侧改革与能源格局
第一节 世界能源格局走势分析
第二节 电力体制改革能否降低电价
第三节 产业政策与深化电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参考文献
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7是201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伟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7》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