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研究:(1925~1945)

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研究:(1925~1945)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张静教授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具有重要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分别对中国太平洋国家学会最初的中国太平洋国交会(1925~1930)、抗战前的中国太平洋国家学会、战时的中国太平洋国家学会以及中国太平洋国家学会与中国学界的研究合作进行了论述。本书对中国太平洋国家学会最初的中国太平洋国交会(1925~1930)、抗战前的中国太平洋国家学会、战时的中国太平洋国家学会以及中国太平洋国家学会与中国学界的研究合作进行了论述。

作者简介

编者张静,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第一章 中国太平洋国交讨论会时期(1925~1930)

第一节 缘起

第二节 太平洋国际学会第二届会议

第三节 京都会议与中国知识界

第四节 早期中国分会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抗战前的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

第一节 1931年上海会议

第二节 1932年中国分会的改组及其若干新动向

第三节 加拿大班夫会议

第四节 1936年约塞米蒂会议

第三章 战时的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

第一节 太平洋国际学会与国民政府

第二节 1939年的弗吉尼亚海滩会议

第三节 1942年的蒙特朗布朗会议

第四节 1945年弗吉尼亚温泉会议

第五节 尾声——交恶的开端

第四章 太平洋国际学会与中国学界的研究合作

附录一 太平洋国际学会及中国分会章程

中国太平洋国交讨论会章程(1927~1931年实行)

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章程(1931年后实行)

附录二 历年中国分会执行委员会成员及会员名录

附录三 太平洋国际学会第一至六届会议议题及各议题所占分量

参考资料

索引

结语

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研究:(1925~1945)是2012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张静。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研究:(1925~1945)》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导论;全球价值链下分工基础和分工模式的理论分析;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测度与分析;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中国减贫成就、经验和国际合作 电子书
中国的贫困治理经验不仅是中国国家治理和社会进步的宝贵财富,也越来越多地获得国际社会的关注、认同和深入的研究。
生态与能源:国际视野、中国战略、前沿探索 电子书
本书共11章,内容包括:智慧能源的大数据转换与互联、基于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经验借鉴、能源与环境科学的前沿趋势、全球碳不均衡及气候变化的适应与减缓、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可持续福祉的模拟检测、生态流域与水生态系统修复等。
中国国际经济理论前沿(8) 电子书
本书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有关对外开放、对外经贸,以及全球经济治理新理论、新倡议、新观念、新论断、新思想在学术界引起的学习、讨论、探索与研究成果文献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概括和总结,为学术界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有助于促进广大干部、研究生、知识分子和实际工作者深入学习、领会党的理论与决策。
国际信贷 电子书
本书主要包括国际信贷基础、国际信贷风险管理、国际贸易短期融资、出口信贷、国际商业银行信贷实务、项目贷款、国际抵押贷款、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其他贷款方式训等内容。每章通过案例导入的教学方法并配以知识结构图、案例分析、练习题和实训操作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加知识拓展环节,扩大读者的课外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