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边:吾乡吾民

崖边:吾乡吾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打破边界书写新乡土中国,共话“故乡”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内容简介

《崖边》,MOOK书,每年出版1期,旨在以非虚构的写作方式,号召文化各界知名人士,专注于中国乡土文明议题的表达,力图探索中华文明的根脉,推动乡土文明传承和记录。用“崖边”这样一个村庄符号与象征意义,来讲述乡土中国裂变和升华的故事。开设有“圆桌派”“现场”“田野”“聚焦”“信天游”等栏目。

2020年首期《崖边》主题是“吾乡吾民”,收录有:围绕乡土书写,由韩少功、祝东力、黄灯、鲁太光、黄志友等人参与其中的两场热门讨论发言纪要,旨在积极探索新时期返乡书写的生机与活力,提倡书写返乡不仅是批判者,更是鼓励者、守护者和建设者。

作者简介

作者阎海军,媒体人,非虚构作家。在澎湃新闻、中华网等网站长期撰写专栏文章。在腾讯谷雨、网易人间等非虚构平台刊发非虚构作品。作品有《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获奖无数。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发刊词

卷首语

从“返乡书写”到“书写返乡”

返乡书写的“困与力”

书写返乡的实践与可能

发现故乡与乡土书写

且行且歌,我们在村口办起音乐节我们在村口办起音乐节

一路走来

让灵魂升华的鼓楼侗歌

在有机稻田里歌唱

音乐让我们相遇

我在通渭马营铸印

附录为了真的艺术,到民间去

震后十年: 初三(4)班回访

我们是被选中的一代

地震后,有的人彻底失去了故乡

爱到深处是陪伴

原来爸妈也是有爱情的

“如果爸爸能够活过来一天”

只要生命还在,机会就在

吾乡吾民: 一个家族的变迁史

源起: 幸存者

从乡村抵达城市的爷爷

修家谱

从城里返回乡村的奶奶

再进城

祁连山下的白月光

飘散的“蒲公英”

尾声: 没有故乡,我的背后一片荒芜

我所经历的20世纪后半期

饥馑童年

少年丧父,投身集体劳动

赶集

粜粮

同年同月生

赤脚医生

合同工

拖拉机手

义务修理员

大干水利

聚散风云

学手艺

与沙为战: 治愈“地球癌症”

沙漠离我们遥远吗?

找出活路

“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

治愈“地球癌症”

“城中村”的前世今生: 湖村调查札记

“兔死狐悲”

“引路人”

“祖遗户”

女人们

“重返”田野

一个民间戏班的“江湖”

礼洲探班

戏比天大

结账风波

村落写戏

住宿问题

“江湖”未来

“新农夫”返乡记

现代版“修身”和“齐家”

红薯稀饭

多传奇

民风

打架

男权末流

偷抢拐骗

“儒表法里”

红薯稀饭

熟悉的陌生人

久病床前人与人

有车有房

老房子

污染

人造肉

面蒸鸡

乡愁

作者简介

崖边:吾乡吾民是2020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阎海军。

得书感谢您对《崖边:吾乡吾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女性与亲情文化.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亲族长辈的亲身经验、经历,结合地方文献,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人类学逻辑。并延伸探讨湘东南一带迥异于北方民歌《小白菜》流传地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女性对于不同类型子女(丈夫与前妻所生子女、本人与前夫所生子女)的亲情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人类学与历史文化地理理念,提出“亲情的地域类型”学术概念。这一概念可望在其他地域的同类研究中加以推广。
树木与房子:木构建筑和它的故事 电子书
小小一本书,带你走近匠心独运的中国古建筑,领略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巧与魅力,发现深藏在其中的生动的历史文化与智慧。
走向世俗 电子书
以中国中古时期的历史为中心,考察佛教的中国本土化和中国社会的佛教化过程。
双面人:转型乡村中的人生、欲望与社会心态 电子书
《双面人》写的乡村人生史故事是一个村庄的总体历史(并超出了村庄边界而涉及乡镇)。它从1949年一直到21世纪,跨度有六十多年,涉及各种人物,关注社会、政治、经济、宗族、宗教等全方位的问题。这一切,都使得这种“村庄史”尤其难写。而作者所做的,是借鉴太史公写《史记》的办法,以人物传记的方式来描述乡村的六十年。
公文高手的修炼之道:笔杆子的写作进阶课 电子书
汇总了作者从事公文写作十多年的公文写作技巧和例文,撰写角度新颖,语言生动有趣,讲解融入故事中,可读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