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诗僧研究

南朝诗僧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南朝诗僧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逯钦立先生所辑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的南朝宋、齐、梁、陈四代释氏诗歌部分的内容,来探讨南朝四朝诗僧及其创作的僧诗。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来考证宋、齐、梁、陈四代有诗歌存世的诗僧,进而分析其诗歌内容、特色,以求对其人其诗有较为完整全面的了解。另外,对于那些曾经写过诗歌、但其诗早已散逸的诗僧,也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相关的考订。最后从整体上尝试讨论了南朝诗僧与当时的佛教文化背景及南朝社会崇尚声色的风尚之间的关系,可算是对南朝诗僧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第一部著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陈星宇,男,中文本科,省作协会员,从事过平面媒体,在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千余篇,有个人作品。目前专事书业,编著、主编过《世界简史》 《中华帝王简说》 《中国文学史》等文史社科书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绪论

一、诗僧之名义

二、南朝诗僧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

第一章 刘宋诗僧考述

第一节 释惠休

一、释惠休之生平

二、释惠休与文人的交往

三、释惠休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 宋代无诗篇流传的诗僧

一、释慧观

二、昙隆

三、释僧彻

第二章 萧齐诗僧考述

一、释宝月的生平

二、释宝月的诗歌创作

第三章 萧梁诗僧考述

第一节 释宝志

一、释宝志之生平

二、宝志的谶诗

第二节 释智藏

一、释智藏之生平

二、释智藏的诗歌

第三节 释法云

一、释法云的生平事迹

二、释法云与文人之交往

三、释法云的诗歌创作

第四节 释慧令

一、释慧令事迹钩稽

二、释慧令的诗歌

第五节 惠慕道士及僧正惠偘

一、惠慕道士《犯虏将逃作》诗

二、僧正惠偘

第六节 梁代无诗篇流传的诗僧

一、草堂寺慧约

二、草堂寺亡名法师

三、朗公

第四章 陈代诗僧考述

第一节 释惠标

一、释惠标的生平

二、释惠标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 释洪偃

一、释洪偃的生平

二、释洪偃的诗歌创作

第三节 释昙瑗

一、释昙瑗之事迹

二、释昙瑗的诗歌创作

第四节 释智恺

一、释智恺的生平

二、释智恺《临终》诗

三、智恺和江总的交往

第五节 高丽定法师

第五章 南朝诗僧与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

第一节 佛教戒律对僧人作诗、歌舞等的规定

一、小乘佛教戒律中的限制

二、大乘佛教之戒律和经典中的相关论说

三、佛教戒律影响僧人作诗之例

第二节 南朝的社会风尚

一、崇尚声色

二、乐府音乐引入艳声

三、佛经中的色欲描写与艳情诗

四、僧人主动学习民歌新声

五、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南朝诗僧研究是2014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星宇。

得书感谢您对《南朝诗僧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禾山诗钞 电子书
《禾山诗钞(精)》的作者黄瀚是清末厦门籍举人,任厦门禾山书院旧址创办的禾山甲种商业学校校长,厦门沦陷后,黄瀚与门下多人组织“秋社”,言辞慷慨,诗稿也反映了厦门地方的风土习俗等。厦门的诗风一向崇尚盛唐。乾隆年间以黄日纪为代表的云洲诗社盛极一时,沈归愚评黄日纪的诗乃“本唐人”。黄瀚弱冠能诗,即受到当地社会“诗必盛唐”的影响。由於侨商出身的家庭背景,加上居住在厦门岛东南一隅的美丽海滨,黄瀚先生那淡泊平和
虚白楼诗 电子书
虞愚撰的这本《虚白楼诗(精)》根据《北山楼诗集》及《虞愚自写诗卷》为底本,厦门风行印刷社1949年铅排未印版(复印件),附录《虞愚先生遗诗辑录》,何丙仲辑注,约180首。
黎里诗钞 电子书
本书是有关黎里诗词作品的集大成者。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黎里古称梨花村,这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这里也是吴越交界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古战场之一。黎里自古文风鼎盛,西晋时期的张翰因思念家乡而辞官回乡,在家乡元荡之畔设墊施教;唐代陆天随晚年流连鸭栏泾,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到了宋元明清,更是..辈....黎里因深厚的文化底蕴及钟灵毓秀的地理环境,涌现出了许多才子佳人,也吸引了无数
诗路衢江 电子书
这是一本诗集。主要描写的是衢州的山水、人文、地理。诗选多以诗人为主轴,按年代罗列诗篇。少数诗人如杨万里,抛下书本,面对真山真水,灵感自然流露,就有更多草市小村浅滩深潭收入笔底。而本土诗人的足迹就更广泛,他们深入穷乡僻壤,苦心孤诣,让藏于深闺好山佳水因诗而辉映成趣,过往的日子保留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