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压力

城市与压力:为什么我们会被城市吸引,却又想逃离?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在城市生活会有损我们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吗?远离城市的田园生活才能让人幸福吗?长久以来,很多人对城市都怀有一种复杂的态度,一方面被城市里的资源、机会等吸引,另一方面,又深深为城市的压力包括密集拥挤的人群、拥堵的交通、工作生活的快节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陌生感所累。有的人因为不堪城市生活压力之重,主动或者被迫选择了离开。我们是否可能在城市与压力之间求得一个平衡?城市必然存在压力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城市与压力的关系?世界上是否存在没有压力的城市?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从《城市与压力》一书中找到答案。

德国精神病学家与压力研究专家马兹达·阿德里,引用神经城市学、心理学等的理论,对城市与压力相关的话题进行了详尽的探索与分析,他告诉我们,城市对我们是有好处的,只要我们学会把它变成一个宜居的地方。

内容简介

根据预测,2050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都将居住在城市里。但在城市生活的问题一直存在,城市生活的弊端越来越被人重视——噪声污染,光污染,空气污染,交通拥堵,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以及由此导致的无处不在的压力。而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压力是21世纪人类健康存在的严重威胁之一。

精神病学家和压力研究专家马兹达·阿德里在柏林夏里特医学院多年致力于“城市压力”课题的研究。本书中,作者指出,我们的话语体系一直将城市描述为令我们紧张并想尽快逃离的地方,城市压力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它混杂有情感、经历以及想法。在某些情况下,压力会损害我们的精神以及身体健康。由压力引发的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疾病。城市对此并不能免责。作者分析了城市生活各个方面的压力,并给出了一套城市压力检测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城市。

如果在城市生活真的是人类的宿命,如果压力不可回避,弄清楚城市压力的来源,选择适合自己的压力城市,就是与城市和平相处的第 一步。

作者简介

马兹达·阿德里(Mazda Adli),柏林自由大学临床精神病学资深医师。2004年,他在夏里特医学院担任临床精神病和精神疗法资深医师,科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压力和抑郁症;2009年,作为主管在夏里特启动了世界健康峰会;2013年,担任柏林费里德尔临床医学主任。

章节目录

01压力与城市:充满压力的城市为何于我们有益?

假如我们的大脑是一座城市

健康风险压力

怎样看城市 ?

理想的城市?

02无人想要,却人人都有 :究竟何为压力?

良性压力与恶性压力

可以救命的压力

当压力无法停止

03共同生活面临的挑战:社会压力

地理领地压力和社会领地压力

当社会压力让人生病

大脑中的压力是怎样形成的

大脑中的城市压力

04当城市让人讨厌:被压力折磨的大城市人

城市的节奏

城市的噪声

选择的痛苦

05城市交通中的压力

汽车友好型城市的界限

拥挤交通中的生存策略

06城市中黑暗的角落:当城市让人害怕

城市中让人害怕的地方

习得性无助感

看与被看

处在摄像头之下

如果内心留下恐惧感

07我们城市的孩子:在城市里长大

城市生活和孩子的大脑发育

为什么城市对孩子反而有益

波恩和德黑兰之间

08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我们为什么要迁往城市

我还从未去过纽约

城市化——全球化的成功史

超级城市——没有边界的城市化

柏林不是孟买

为什么要选择城市

09城市的环境:城市与健康

城市健康面临的挑战

乡村生活更健康?

心理疾病

健康城市运动

更多绿地!

10太多、太密、太孤单:城市中的社会压力

城市是个残酷的地方?

社会密度

在人群中感到孤独

开放的城市

11来自他人的压力:城市中的陌生感

城市,融合的机器

城市,融合的死胡同

把多样化当成资源

12智能手机和气味检测卡:如何测量我们在城市中的感受

心理地图

城市心理地图

带着传感器穿越城市

城市的味道

13真正重要的东西 :城市的社会资本

你住在哪里?

社会的价值

社会资本的阴暗面

更多的文明

市容中的文明

14大城市技能 :城市里的生存艺术

占有和参与的能力

独处而不孤独的能力

处理匿名的能力

出行的能力

容忍复杂性

心理上的灵活性

高超的在线技能

15理想的城市:或者情愿没有?

城市之于人

公共空间的谈判

并行与共行

信任与控制

自由空间——空间里的自由

唯有变化才是永恒

参考文献

城市与压力是2020年由中信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出版,作者马兹达·阿德里。

得书感谢您对《城市与压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看人心理学:一本让你读懂他人的书 电子书
看懂一个人,不仅要看他说什么、做什么,更要看他为什么。
镜映思维: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形成 电子书
作者运用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和见解,引导读者通过利用镜映的原理去理解自己、他人、社会文化对自己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学会利用大脑的功能,定向发展自己的优势。
精神障碍康复: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文库·社会工作研究系列) 电子书
本书可以直接用来培训我国精神医疗社工工作人才,推进精神病康复服务中的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
眼动追踪与中文阅读(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论丛) 电子书
本书就研究成果在深化中文眼动阅读模型的建构,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阐释。
人类思维的自然史:从人猿到社会人的心智进化之路 电子书
讲述一个人类思维诞生的故事,故事将以我们的祖先类人猿作为开头,以现代人类和他们的文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