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为“当代中国发展报告”之一,分析了近十年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情况。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高等教育扩展背景下的劳动力市场变革,深入分析了起始于1999年的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对劳动力市场究竟产生的影响。本书认为,最近十多年,面对大幅度增加的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已经做出了多方面的调适,但与巨大的人力资本储备相比,劳动力市场仍需做进一步的完善。本书最后指出,从国家层面上讲,劳动力市场政策制定的趋向是将高等教育扩展所积累起的人力资本,切实转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源泉。
作者简介
作者赖德胜,男,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副会长,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劳动保障学会副会长。其作品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中华外译项目等的资助。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找寻劳动力市场平衡性坐标
第一章 高质量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平衡性: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
第一节 建设新时代的劳动力市场平衡性
第二节 美欧经济增长及其劳动力市场平衡性比较
第三节 迈向高质量发展中的劳动力市场平衡性:中国经验
第二章 中国劳动力市场平衡性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平衡性的研究基础
第二节 中国劳动力市场平衡性指数
第三节 中国劳动力市场平衡性特征
第三章 致力于提高劳动力市场平衡性和充分性的政策选择
第一节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矛盾
第二节 实现劳动力市场平衡发展和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
第二篇 劳动力市场平衡性专题研究
第四章 三大经济区域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劳动力市场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三大经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介绍
第二节 三大经济区域劳动力市场现状
第三节 三大经济区域劳动力市场改革经验总结
第四节 政策建议
第五章 “万亿之城”的人力资本结构与转型
第一节 “万亿之城”的特征性事实
第二节 “万亿之城”的人力资本结构特征
第三节 “万亿之城”在迈向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人力资本转型
第六章 中国高铁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平衡性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中国高铁发展与高铁可达性指数计算
第三节 中国高铁发展与地区劳动力市场容量平衡
第四节 中国高铁发展与地区劳动力结构平衡
第五节 中国高铁发展与地区劳动力市场工资指数平衡
第六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七章 人工智能与劳动力市场平衡性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力市场平衡性的影响
第三节 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节 研究结论
第八章 中国就业扶贫的经验与效果评价
第一节 中国就业扶贫现状
第二节 中国就业扶贫模式
第三节 中国就业扶贫的主要成效
第九章 新时代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与实践路径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复杂性日益突出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宏观调控的实践路径
第四节 结论与相关政策启示
第三篇 国际比较
第十章 美国劳动力市场平衡性演变及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美国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
第二节 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平衡性演变
第三节 美国劳动力市场平衡性对中国的启示
第十一章 德国实体经济与非实体经济之间的就业何以保持相对平衡: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德国劳动力市场的平衡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就业平衡性发展
第三节 德国劳动力市场平衡性的政策启示
第十二章 灵活与稳定的平衡:丹麦劳动力市场模式探析及启示
第一节 丹麦灵活稳定劳动力市场模式的架构和特点
第二节 丹麦灵活稳定劳动力市场模式的积极效果
第三节 为什么灵活稳定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在丹麦能够成功
第四节 丹麦劳动力市场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附录
后记
2018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劳动力市场平衡性是2019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赖德胜。
得书感谢您对《2018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劳动力市场平衡性》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