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通史

中国邮政通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为你讲述从古代邮驿到近现代邮政到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邮政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是一部非常完整的邮政通史。主要内容有:

第一,关于古代邮驿的研究。在对历代邮驿机构设置、邮驿管理系统、邮书传递方式、亭制、邮件之检署、邮驿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勾勒出了古代邮驿制度的基本线索和内容,在论证我国古代邮驿制度的沿革相承的同时,更进一步地对历代邮驿的组织管理、制度律令、经费来源及经费筹措渠道和具体使用等等问题进行了严谨考证或科学分析。

第二,关于近现代邮政的研究。研究对近代邮政与外国的关系和邮政近代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分析外国对我国近代邮政消极影响(诸如侵犯主权、造成失业、庇护走私等)的同时,也力求客观地探讨在近代化方面的刺激作用(诸如冲击旧的邮政体系、观念等),对于邮驿的衰落、客邮的发展、海关与民信局的关系、国家邮政局的创办等问题加强了分析,兼顾其中经验教训的总结和中外关系的发展。

第三,为了从整体上把握中国邮政历史的发展规律,研究加强了对地方邮政的建设与特色的认识,利用大量方志文献资料、利用现存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交通部邮政总局档案和各地档案馆和邮政博物馆的材料,通过整理和分析,对古代和近现代部分地区邮政的通信能力和发展水平进行了研究。比如,研究通过对近代地方邮政发展数据的综合分析,描述了中国近代邮政处所逐年增多、邮政业务逐年进展以及多种邮路开辟的事实,论证了近代邮政从行政中心和通商口岸发展到边远地带,最终形成较为发达邮政网络的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

作者叶美兰,1987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1年9月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2000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12年9月-12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曾任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现任盐城工学院校长。出版专著《柔橹轻篙:扬州早期城市现代化之路》《物联网与泛在社会的来临:物联网哲学与社会学问题研究》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序言

上篇 中国古代邮政史

导语 中国古代邮驿史论的构建

第一章 先秦邮驿的规模初具

第一节 夏商王朝时期邮驿的初始及其交通通信

第二节 脱胎于殷商较成熟的西周邮传

第三节 诸侯称霸时期的春秋邮传

第四节 七国并峙时期的战国邮传

第五节 先秦驿路通行凭证——符节

第二章 秦汉邮驿的方兴未艾

第一节 秦代邮驿与军政

第二节 秦代的邮驿法规

第三节 “公车上书”与汉代邮驿管理制度

第四节 汉代邮亭与驿站建设

第五节 汉代书信投递与烽火通信

第三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邮驿的风起云涌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邮驿概况

第二节 历史上第一个《邮驿令》的出现

第三节 邮驿与民族融合

第四节 私邮的出现

第四章 隋唐邮驿的兴盛繁荣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邮驿发展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通信方式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通信制度和法律

第四节 隋唐时期的邮驿与文化

第五章 宋元邮驿的演进嬗变

第一节 宋代邮驿的演进

第二节 宋代邮驿形式与种类

第三节 宋代邮驿与社会

第四节 辽夏金元邮驿的嬗变

第六章 明代邮驿的改革发展

第一节 明代前期邮驿的开拓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的邮驿改革

第三节 明代邮驿与社会

第七章 前清邮驿的新陈代谢

第一节 前清邮驿的新陈代谢

第二节 前清邮驿的组织结构

第三节 前清的邮驿制度与律令

下篇 中国近现代邮政史

导语 中国近现代邮政发展的基础及特征

第一章 晚清国家邮政的开办与经营

第一节 晚清海关邮政的建设

第二节 晚清国家邮政的正式开办与统一经营

第三节 邮政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章 中华邮政的开办与发展

第一节 中华邮政的开办与实现利权统一

第二节 中华邮政的早期发展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中华邮政

第四节 中华邮政晚期的发展与终结

第三章 革命战争年代的革命邮政

第一节 革命邮政的特殊雏形——“红色交通线”

第二节 革命邮政的初步发展——苏区的赤色邮政

第三节 革命邮政的特别发展——抗战时期边区和战时邮政

第四节 革命邮政的最后发展——解放区人民邮政

第四章 中国人民邮政的初步建设(1949~1957年)

第一节 恢复和发展邮政通信事业

第二节 逐步建立邮政通信管理制度

第三节 人民邮政初建时期的特征

第五章 中国人民邮政的徘徊和调整(1958~1976年)

第一节 “大跃进”中的人民邮政(1958~1960年)

第二节 人民邮政进入调整和巩固期(1961~1965年)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人民邮政(1966~1976年)

第六章 调整和改革中的中国邮政事业(1977~1986年)

第一节 在徘徊中拨乱反正的中国邮政

第二节 邮政通信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第三节 邮政法制化:《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的解析

第七章 渐进和发展中的中国邮政事业(1987~1998年)

第一节 邮政改革与建设的深化

第二节 邮政体制的再度变迁:邮电分营

第三节 海峡两岸的通邮及其重要影响

第八章 邮电分营后的中国邮政事业(1999年~ )

第一节 万国邮政联盟与当代中国

第二节 WTO与中国邮政市场的开放

第三节 艰孵而出的邮政体制改革

第四节 邮电分营后的邮政现状及其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邮政通史是201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叶美兰。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邮政通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征服与革命中的阿拉伯人:1516年至今 电子书
媲美《冰与火之歌》的中东权力游戏,破解阿拉伯世界诸多困境的历史成因。
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 电子书
这本书回应了普通话与方言话语次序背后的问题,即普通话是20世纪中国政治的衍生品,亦是形塑“现代中国”的关键元素。
黄同学漫画中国史:清末民初那些年 电子书
国内首部以漫画的形式讲述清末民初——中国近现代历史浓墨重彩的开端的作品。
菊花王朝 电子书
1. 本书深入解读日本天皇制存续两千多年的政治文化机制,同时全方位解密日本天皇的日常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普及性读物。 2. 作者文笔流畅,学识渊博,见识超人,难能可贵的是,他能秉持不偏不倚的态度,详述天皇和天皇制的起源和发展脉络,拨开迷雾,辟清谣言,厘清史实,让读者自己独立思考,明辨是非,洞彻两千多年来日本政治历史文化脉络。 3. 日本思想家竹内好曾说过,天皇制存在于日本的一草一木之中。广岛大学教授小林文男也曾指出研究天皇和天皇制的重要性。可以说,不了解天皇制,就不可能全面地理解我们的近邻日本。 读懂天皇制,才能读懂骨子里的日本 一个延续两千多年的神秘王朝, 一个科技全球领先的现代国家, 为何能在日本身上完美融合? 日本中世史专家、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胡炜权扛鼎力作 著名日本问题专家蒋丰、萨苏、蒋奇武联袂推荐 天皇制存在于日本的一草一木之中 不了解天皇制,就不可能全面理解日本 70个历史谜题、10幅彩插、18张图表 全方位解密天皇的生死爱欲和前世今生 一部为华人读者而写的天皇解说书 一部了解日本历史与文化的通识书
被掩盖的原罪:奴隶制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崛起 电子书
迄今为止,关于奴隶贸易与美国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