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通史

日本通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解析日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和思想文化的变迁。

内容简介

本书史实丰富翔实,叙述生动有致,见解新意迭出。今天,人们不难发现日本东西部在语言、风俗习惯、食物偏好、考虑问题的方式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差异。不仅如此,东西部日本人的身高、头和面部形态、指纹、掌纹、血型、DNA分布频度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考古发现中也能够找到答案:特别在弥生时代以后,东西部的差异日趋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东西部的差异以中部为界,而且大多数特征自西向东呈渐进性变化。根据小山修三的研究,在绳文时代,日本列岛东部的人口远比西部的人口多,但是从弥生时代开始,西部的人口急速增加,并在弥生时代晚期,至迟在古坟时代初期超过了东部日本。

作者简介

冯玮,男,上海市人,1986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89年免试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并作为首届中日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赴日本京都大学,师从日本著名学者山室信一教授,1993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7年作为访问学者赴日本神奈川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两年。 2000年至2001年作为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国际学术交流支援项目”的首批学者赴韩国高丽大学从事研究工作一年。现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日本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韩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第一章 史前时代

一、日本列岛的形成和日本人的起源

二、先土器时代

三、“我国的黎明期 ——绳文时代”

四、“文政十一年弥生十日”

第二章 古坟·大和时代

一、倭人·邪马台国·古坟

二、“大和朝廷”的建立和倭的初步统一

三、“国家制法自滋始焉”

四、“兴隆三宝”和“飞鸟文化”

五、“大化改新”在刀光剑影下进行

六、律令制国家在“同室操戈”中建立

七、“因为日出东方,故称我国为日本”

八、白凤文化

第三章 奈良时代

一、“和同开珎和平城京是律令国家的象征”

二、奈良时代:“政情不安和混迷的时代”

三、“日本”版图的迅速扩大

四、“遣隋、遣唐使的波及效应”

五、“文字的普及和个性的诞生”

第四章 平安时代

一、迁都平安·巩固皇权

二、“虚弱的天皇和幼帝接连登基” ——“摄关政治”的前提

三、“由上皇或法皇在院厅主理国政”

四、唐风文化与国风文化“共存共荣”

五、佛教文化的繁荣

第五章 镰仓时代

一、“源平争乱”

二、镰仓:武家政权的发祥地

三、执权治世的时代

四、“庄园制”和“御家人制”

五、忽必烈征伐:“文永、弘安之役”

六、镰仓时代的“纹化”

七、“镰仓新佛教”

第六章 室町时代

一、“一天两帝南北京”

二、“南北一统”和室町鼎盛

三、“乱”:从“禅秀之乱”到“应仁之乱”

四、“中世纪是‘一揆’的时代”

五、日明复交和“勘合贸易”

六、神与佛的“共生”

七、“传承至今的日本独特的文化”

第七章 战国时代

一、“应仁之乱”:日本历史的里程碑

二、“天下布武”

三、“天下布武路线的转换”

四、“从统一天下到侵略朝鲜”

五、“吉利支丹时代”的兴衰

六、“安土·桃山文化”和“南蛮文化” ——东西文化并行格局的形成

第八章 江户时代

一、“元和偃武”:走向近世社会

二、幕藩体制的建立和享保改革

三、田沼政治和宽政改革

四、“大盐之乱”和“天保改革”

五、“锁国”和“开国”

六、尊王攘夷:明治维新的前奏

七、从“公武合体”到“大政奉还”

八、儒学的全盛和“诸学”的并行

九、并行不悖的“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

第九章 明治时代

一、定制·改元·迁都·变法

二、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

三、“外征论”和“安内论”的冲突

四、“大久保体制的三大历史遗产”

五、超然主义·政党内阁·桂圆体制

六、修改条约:明治政府的首要外交课题

七、改变东亚秩序的“甲午战争”

八、日英同盟条约:日俄战争和日韩合并的“通行证”

第十章 大正时代

一、“大正政变”

二、迈上“真正的政党内阁”的“台阶”

三、“平民首相”原敬

四、“护宪三派内阁”

五、从“小村外交”到“币原外交”

六、“大正民主”的政治思潮

第十一章 昭和时代(战前)

一、“改朝换代”:裕仁登基·田中登台

二、从“皇姑屯事件”到“九一八事变”

三、“九一八事变”和“十月事变”

四、冲破“华盛顿体制”

五、“卢沟桥事变”·“北支事变”·“支那事变”

六、“支那事变”的扩大

七、构筑“大东亚共荣圈”

八、南进 ——“日本刀”直逼“山姆叔”

九、“攀登新高山·1208”

第十二章 昭和时代(战后)

一、“和平”在蘑菇烟云中升起

二、“战后处理”和“战后改革”

三、“东京审判”

四、战后复兴和“旧金山体制”的建立

五、50年代:日本政治、经济、外交的分水岭

六、60年代:创造“东方奇迹”

七、70年代:“两次尼克松冲击”和“石油冲击”

八、80年代:昭和时代在内政外交的剧变中谢幕

未了章: 平成时代……

一、“象征天皇制”的延续

二、“泡沫经济”的崩溃和“55年体制”的终结

后记

日本通史是2012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作者冯玮。

得书感谢您对《日本通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2016) 电子书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为中华日本哲学会的会刊。
东京大学日本史 电子书
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山本博文,采用问答的形式,对日本史的重要问题和典型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梳理,用57个问题讲述了整个日本的历史。
中国文化在日本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和价值,以传播和影响为基本脉络,在日本汉学、中国学的学术视野中,将比较文化研究和变异学作为基本方法和理论,以人员交往和书籍传播作为基础,分别在哲学思想、文学、艺术、人物等方面,选取典型案例和材料,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对中国文化根植于日本的点滴进行活泼而生动的解读和分析,对于理解当下世界种种文化现象具有启示意义。
日本学研究(第30辑) 电子书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日本研究中心主办刊物,本册为第30辑。
日本文论(总第1辑)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主办、日本学刊杂志社承办刊物,本册是第1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