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研究具有江南文化特征的乡土文化,在上海文化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篇章。
内容简介
昔日的上海县,今日的闵行区,是海派文化的乡土。这里自古水网如织,沃野广阔,乡人和睦相处,乐耕勤织,逢熟吃熟,自得其乐,明清时期手工棉纺织业繁盛,以致“衣被天下”。如此鱼米之乡,拥有重学崇文、守土护乡、开放包容的文化传统,因此乡风纯朴,耕读传家,人才辈出,世代相承。
本书稿即以此地为舞台,以说故事的形式,记述西方传教士来到了上海乡下头以及紧随他们的脚步到来的英国舰队,撞开了上海的大门,由此引发上海乡村经济、文化的大变化。书稿正文后附有:上海近代大事记、闵行区海派建筑保护点、闵行区海派非遗重点项目、地方文史丛书目录。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西风东渐下乡记
来了西方传教士
英国舰队撞开上海大门
乡风在蜕变
咸丰兵灾
门前摆石狮的七宝天主堂
圣母取悦西南乡村
隔壁就是土山湾
闵行老街不建教堂建善堂
南钱教案
守护乡土保主权
新旧交替时
耶稣也来布道
兴学义举掀热潮
乡间“新文化”
颛桥周家命案成了上海滩公共事件
第二章 多元融合见闻录
“赶时髦”领风气之先
老街上一群留学生
陈行西园立起铜像
新式婚礼催生“清音班”
“本地闲话”坚守上海滩
农家引种洋菜洋花
欧洲花边在莘庄蝶变
土布旗袍亦风流
上海县的公共图书馆
绞圈楼房中西合璧
县治地标“民新楼”
普慈疗养院多元兼容
虹桥路“上海后花园”
七宝皮影戏进城
第三章 海派乡土风情图
本地人的海派性格
经典住宅楼
沿街特色店铺
民国公共建筑
教堂制式百态
海派手工技艺
乡土文艺
方言中的外来语
第四章 本土海派人物谱
黄宗坚实践徐光启农政思想
实业报国先行者
上海地方教育开拓者
他们终生如此“混搭”
李英石修筑沪闵路
附录
近代大事记
闵行区海派建筑保护点
闵行区海派非遗重点项目
海派乡土文化是2018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乃清。
得书感谢您对《海派乡土文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