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与学术:美国的中国学(1949—1972)

冷战与学术:美国的中国学(1949—1972)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国内冷战史专家张扬为你介绍冷战时诞生的美国中国学(Chinese Studies)。

内容简介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冷战产生的社会与文化效应,特别是冷战影响下“政治与知识”(官智)互动关系的研究日益引发关注。中美关系是冷战时期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冷战前期双方处于尖锐对峙状态,美国一度视中国为“比苏联更具威胁”的敌人,这一夸大了的“中国威胁”形象反过来强化了美国对华敌对与遏制政策。

在中美对峙的历史背景下,美国中国学(Chinese Studies)因应“冷战需求”迅速繁荣与发展,并以一种特殊方式介入到美国对华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各个环节。冷战时期美国中国学的发展实态清晰揭示出学术研究发挥的不可替代的“资政”作用,政治资金和政治运作对学术的反作用力,以及政治与学术不断交互而产生的张力。除此以外, “冷战共识”压力下中国学专家个人的政治倾向、学术思想、价值尺度乃至命运沉浮,亦是该书关注和探讨的课题。

《冷战与学术:美国的中国学(1949—1972)》尝试思考并解答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冷战需求”与美国中国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其二,美国的中国学,广而言之,美国区域研究的动力源和推动力量究竟是什么?区域研究是否沦为美国冷战的辅助工具?其三,中美冷战对峙时期美国中国学学者的徘徊与选择。其四,如何评价中国学对美国冷战政策以及对华政策的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张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冷战史和美国史。2008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者。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美国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等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学术专著两部;获得并承担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项目、优秀青年团队项目等多个国家、省级和校级课题项目。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世界觋当代史”“冷战史”“文化冷战史”“中美关系史”“世界文明史”等专业课程。对外交流方面,曾赴日本东京学艺大学交流学习一年,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和康奈尔大学进行学术交流访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

第一章 中美关系逆转与美国中国学界的“大清洗”

一 对华政策大讨论与美亚案

二 朝鲜战争与美国对华政策“舆论共识”的形成

三 麦卡锡主义阴影下美国中国学界的分裂

四 太平洋国际学会与远东研究的衰落

小结

第二章 知己知彼:学术研究的萎缩与资政研究的勃兴

一 美国对中国的恐惧与担忧

二 第一波高潮:走向资政目标的中国研究机构建制

三 第二波高潮:1958年《国防教育法》与联邦资助下的机构建制

四 美国官方引导下的中国学知识的生产与应用

小结

第三章 中美尖锐对峙时期学院派中国学的曲折发展

一 “中国比苏联更具威胁”界定下的中美关系

二 边界模糊:中国学的“任务”导向研究与学术研究

三 学术论争:政治透镜下的学界生态

四 政治分野:“院外援华团”与“红色中国院外集团”

小结

第四章 中美冷战对峙与战后亚洲中国学的创生

一 冷战需求:从“敌情研究”到“资政研究”

二 费正清:学术关切与责任意识

三 亚洲中国学:研究议程设置和学科思想传递

四 亚洲中国学发展中的本土因素

小结

第五章 回归理性:中美关系转折期的中国学

一 大气候的转变与政策调整压力的增强

二 学术共同体的立场转变:从学术精英到学术团体

三 中国学界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途径和方式

四 艰难的调头:学术压力集团与“院外援华团”的最后博弈

小结

第六章 战后美国学术与政治关系的嬗变

一 专业还是公众:学术共同体的永恒争议

二 精英知识分子:国家观念、学术伦理与个人选择

三 若即若离:官方与学术界关系的嬗变

小结

结语

附录一:缩略语

附录二:中国学专家

已刊和未刊文献

中英文参考书目

后记

冷战与学术:美国的中国学(1949—1972)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杨。

得书感谢您对《冷战与学术:美国的中国学(1949—1972)》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解读美国:现实、媒介与省思 电子书
国内学者对美国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黑金时代:煤炭、政治与美国的工业化抉择 电子书
以煤炭作为经济变化的晴雨表,提供观察19世纪美国政治运作的独特视角,还原美国政治运作的细节,探究地区兴衰的机制。
集美红色记忆:1921-1949 电子书
本书讲述了自共产党成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段历史时期,发生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的革命事迹。全书分为建党前后和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面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四个篇章,并在附录中对集美区的革命遗址和集美区党史重要人物做了介绍。
清代学术源流 电子书
本书将有清一代的学术演进,分为清初学术、乾嘉学派与乾嘉学术、晚清学术三个阶段,并对这三个阶段做了整体性的研究。
乡路漫漫:20世纪之中国乡村(1901~1949)(全2册)(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电子书
本书侧重于制度变迁与乡村社会结构性变迁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