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巡狩研究

先秦巡狩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深入探讨先秦巡狩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现象。

内容简介

本书在系统梳理、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传世文献、甲骨文、商周金文以及大量地下出土文献等资料进行研究。特别是作者引入“地方治理”的行政学视角,阐发了巡狩活动在中国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将我国周代的巡狩与古罗马帝国的巡狩进行比较,彰显了中西方两种国家制度发展初期的异同。该书选题气魄宏大,史料运用扎实,对一些文化疑点和学术难题做了极富创新的解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李凯龙,香港中文大学MBA,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和法学院硕士,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文学学士,并修读多门计算机程序语言。自2015年开始,李先生陆续成为多家媒体的专栏作家,包括FT中文网、财新博客、华尔街见闻、36氪、知乎、雪球,等等。同时,李先生还兼任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研究生课程的讲授学者。李先生曾供职南方基金、腾讯科技以及佳兆业控股等公司,从事企业研究、风险投资及产品运营相关工作。目前李先生为劫波科技&Stream的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绪论

第一章 先秦巡狩史迹

第一节 巡狩的起源及其反映的中国早期国家的若干特征

第二节 五帝时期的巡狩与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第三节 商王巡狩与商代社会

第四节 帝辛十祀征夷方史实与商王巡狩

第五节 《天亡簋》与周武王封禅故事

第六节 成王巡狩东国与周初社会

第七节 周昭王南征与经营南土

第八节 周穆王西巡故事缕析

第九节 周夷王“烹齐哀公于鼎”事件反映的西周巡狩行为

第十节 《晋侯苏编钟》所见的厉王巡狩行为

第十一节 《诗·大雅·常武》所见的周宣王巡狩行为

第十二节 先秦巡狩史事的历史特征

第二章 先秦思想史上的巡狩观念

第一节 《尚书·尧典》“同律度量衡”与巡狩

第二节 孟子的巡狩观念

第三节 《管子·封禅》考析

第四节 “三礼”所见的上古巡狩礼

第三章 巡狩综论

第一节 上古巡狩的类型特征及其反映的历史变迁与社会功能

第二节 先秦巡狩的发展与上古帝王身份的变迁

第三节 商周时期王者巡狩征伐的后勤供应问题

第四节 “祭不越望”研究

第四章 周代巡狩与古罗马帝国时期“巡狩”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周代与罗马帝国“巡狩”史事缕析

第二节 周代与罗马帝国“巡狩”共性

第三节 周代与罗马帝国“巡狩”的差别

第四节 余论

结语

附录一 先秦巡狩大事表

附录二 古罗马帝国时期“巡狩”大事表

附录三 周昭王死于地震说

附录四 从《士山盘》看西周中期的南方经营

附录五 说《文盨》之“率道于小南”

参考文献

后记

先秦巡狩研究是2017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凯龙。

得书感谢您对《先秦巡狩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钱玄同思想研究 电子书
本书叙述钱玄同先生一生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特色,以及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庚子救援研究 电子书
八国联军侵华引发庚子国变,这本书研究这一非常时期由上海绅商发起、各省疆吏合力促成的大救援。
《尚书》诠释研究 电子书
《〈尚书〉诠释研究》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所有讨论的专题都是《尚书》学与语言学长期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些问题有些还关涉古典文献学、辨伪学、辑佚学、哲学、思想史研究等领域。作者皆能以广阔的学术视野、扎实的文献功底、深厚的理论素养,探隐索微,反复论证。全书分析透彻,逻辑严密,例证丰富,其结论或正前人之失,或对有关问题的论证有所推进,或给读者以新的启迪,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近代天津典当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博弈论作为理论工具,利用近代天津典当档案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对近代天津城市的典当行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性,对近代天津城市史和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文化研究 电子书
从历史、区位地理、认同与文化符号的角度对德国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颇有学术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