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深度整合、解读、评价、阐发和弘扬先秦优秀动物文化。
内容简介
先秦动物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长河中的一脉源泉。本书的学术旨趣,在文献层面是搜集、整合先秦元典中异常丰富但极其零散的动物文化资源;在学理层面则努力建构一个先秦动物文化研究的话语框架;在实践层面为传承、弘扬先秦优秀动物文化所蕴藏的丰富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邓永芳,男,湖南娄底人,哲学博士,江西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涉及中国古代文化、生态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性理论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序言
导论
第一章 先秦动物文化的生成机理
第一节 自然因素:生态环境和动物资源
一 先秦时期优良的自然环境
二 先秦时期丰富的动物资源
三 先秦时期生态渐遭破坏
第二节 社会环境:从渔猎活动到造园运动
一 早期人类活动与时令动物
二 甲骨卜辞中的渔猎及其他活动
三 从普通园苑到动物园的营造
第三节 人文氛围:文化塑造、传承和提升
一 动物文化人文氛围的塑造
二 古圣传统下的动物文化传承
三 思想家对动物文化的贡献
第二章 先秦动物文化的历史话题
第一节 动物与文明:从动物治理到游牧文明
一 作为国事的动物管理
二 作为国策的动物保护
三 作为技艺的射猎行为
四 作为礼治的田猎活动
五 作为文明形态的游牧生活
第二节 动物与神异:从祭祀用牲到动物灾祥
一 动物神异文化的滥觞
二 祭典动物与制祀之慎
三 祭祀用牲与动物之卜
四 灾异动物与观念之争
第三节 动物与政治:从政治教化到政治资源
一 动物与政治教化
二 动物与政治预言
三 动物与政治合法性
四 动物与政治资源
五 动物与帝国的崛起
第四节 动物与伦理:在动物性和人类德性之间
一 动物的德性
二 动物的地位
三 动物与贵族的品性
四 动物与最高统治者的德性
第三章 先秦动物文化的制度安排
第一节 《周易》:动物制度的滥觞
一 《周易》动物文化的主要内容
二 《周易》动物文化的人文特征
第二节 《逸周书》:动物制度的发展
一 王国的动物资源指南
二 动物时令的制度安排
三 动物保护的德政设计
四 年成影响下的祭祀制度
五 战争过程中的狩猎
六 动物被杀之因的探究
第三节 《周礼》:动物制度的兴盛
一 《天官冢宰》:日常生活中的动物制度
二 《地官司徒》:领地经营中的动物制度
三 《春官宗伯》:祭礼活动中的动物制度
四 《夏官司马》:马政管理中的动物制度
五 《秋官司寇》:特定事务中的动物制度
六 《冬官考工记》:手工技术中的动物文化
第四章 先秦动物文化的诗性风格
第一节 《弹歌》与上古诗歌中的动物文化
第二节 《诗经》:动物诗歌中的现实心灵
一 亲近动物的社会心理
二 对动物食品的热爱
三 对皮革和丝绸的推崇
四 婚恋家庭生活的映射
五 狩猎畜牧的重要地位
六 马的役用与征战心态
七 祭祀与美好生活追求
第三节 《楚辞》:动物诗歌中的浪漫精神
一 龙与高贵自由的灵魂
二 马与凡世奋进的心态
三 鸟与复杂的人世社会
四 兽与险恶的自然环境
第五章 先秦动物文化的奇幻意蕴
第一节 《山海经》:源自山海的动物想象
一 动物的怪异形象
二 人神的鸟兽形象
三 动物的医用价值
四 动物的灾祥征兆
五 动物食人与被食
六 动物与理想环境
第二节 《穆天子传》:关于荒服的动物传奇
一 动物献赐与西域贸易
二 山水射猎与田猎活动
三 舂山县圃与生态神境
四 八骏之乘与动物役使
五 山川崇拜与祭祀活动
第六章 先秦诸子的动物思想(上)
第一节 先秦道家:道与动物
一 道论下的人与动物关系
二 杨朱、列子论人禽之辨
三 庄子论动物的自然本性
四 庄子论动物豢养与解放
五 老庄论动物的实用价值
六 老庄论动物与理想社会
第二节 先秦儒家:德与动物
一 儒家论动物的民生作用
二 儒家论动物的道德地位
三 孔子论动物与祭祀仪礼
四 孟子论动物爱之而弗仁
五 儒家论动物保护的意义
六 儒家论动物保护的观念
七 子夏对动物知识的传承
第三节 先秦墨家:义与动物
一 墨子论人禽之辨
二 墨子论动物财富
三 墨子论节制饮食
四 墨子论动物有灵
五 墨家论辩中的动物
第七章 先秦诸子的动物思想(下)
第一节 先秦法家:法律与动物
一 法家论动物的自然性
二 法家论动物与政治逻辑
三 法家论动物的役使和驯服
四 法家论动物保护与猎杀
五 法家论生态环境保护
六 法家论国民的动物财富
七 韩非论龟策神异不可信
第二节 先秦兵家:战争与动物
一 兵家论动物的道德地位
二 兵家论动物的军事价值
三 兵家论动物的役使原则
四 兵家论动物的文伐功用
第三节 先秦杂家:君王与动物
一 杂家论重生养性与动物性饮食
二 杂家论成长教育与动物文化
三 杂家论军事斗争与动物资源
四 杂家论节丧节葬与生态保护
五 杂家论政治生活与动物灾祥
六 杂家论动物性及人禽之辨
第八章 先秦动物文化的中国特性
第一节 核心理念:天人合一
一 先秦“天人合一”的理论形态
二 原始“天人合一”格局中的动物
三 道家“天人合一”格局中的动物
四 儒家“天人合一”格局中的动物
第二节 主要特征:崇道尚德
一 先秦时期的“崇道尚德”
二 寄寓于动物上的世界观
三 寄寓于动物上的价值观
四 寄寓于动物上的道德观
第三节 理论归宿:以民为本
一 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二 动物视角下的尊民位
三 动物视角下的重民利
四 动物视角下的与民同乐
五 动物视角下的不害民穷民掠民
第九章 先秦动物文化的时代价值
第一节 生态价值:古老东方的生态智慧
一 先秦动物文化中的善治智慧
二 先秦动物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三 以东方智慧助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节 道德价值:仁爱万物的生活情怀
一 先秦时期关爱动物的观念
二 先秦时期主张素食的观念
三 以仁爱情怀助推新时代社会道德建设
第三节 跨文化价值:文化自信的中国元素
一 古代西方人对待动物的态度
二 东西动物文化交流与互鉴
三 推动动物文化交流,提振传统文化自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先秦动物文化研究是202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邓永芳。
得书感谢您对《先秦动物文化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