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以中国传统法律为例,说明了韦伯对中国传统法律与司法审判的看法的误解与限制。
内容简介
长久以来,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一直受到韦伯比较社会学里对比中西社会与文化的影响:为了彰显现代西方的独特类型,韦伯将中国作为对比类型的传统社会的代表,在混同文化内的比较与文化间的比较的情况下,中国传统宗教、法律、经济与政治等秩序的发展阶段便被等同成西方中世纪的发展阶段,明显落后西方现代社会。
本书以中国传统法律为例,尝试对韦伯提出批判:在社会学方法论上,指出了他的比较法律社会学里二元对立式的理念型比较(“形式的-理性的”西方现代法律的类型←→“实质的-不理性的”中国传统法律的对比类型)的局限;在实质社会学分析上,立基在全球最近对清代法律与司法审判的丰硕研究成果,说明了韦伯对中国传统法律与司法审判的看法的误解与限制。
作者简介
作者林端,著名法社会学家,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曾任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主编者言
自序与导论
一、 学术生涯第一个关注点
二、 学术生涯第二个关注点
三、 韦伯论中西法律文化的异同
四、 本书内容简介
五、 谢辞
一、 韦伯比较社会学的特点与局限
二、 文化内的比较:韦伯有关西方法律发展史的理念型建构
(一)理念型地建构西方法律发展史
(二)形式的—理性的法律
(三)“形式的—理性的”法律的共时性意义:西方现代社会中的法律秩序与其他社会秩序之间的选择性亲近关系
(四)“形式的—理性的”法律的贯时性意义:西方现代社会中的法律←→西方传统社会中的法律
三、 文化间的比较:西方现代社会中的法律←→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法律
(一)官民各有所司
(二)自治的氏族、村落与法律的实际运作:以家父长制的氏族亲属关系为准
(三)中华帝国的行政与法律:家产制的行政与法律
(四)中华帝国的司法审判:自由裁量的、不可预计的“卡迪审判”
(五)缺乏个人自由权与私法的规定
(六)缺乏专业法学教育与专业法律人阶层
(七)缺乏自然法思想与形式法学
(八)缺乏独立自主的法律与司法发展
(九)将两千年中华帝国的法律视为少变化的整体
四、 对韦伯比较法律社会学的批判
(一)方法论上的批判
(二)方法论上的可能出路
(三)中国传统法律多值逻辑的实际运作:以清代州县司法审判为例
五、 结论:超越韦伯,理解传统
附录一: 由萨维尼的历史法学派到韦伯的法律社会学 ——兼论法律解释学、法律史和法律社会学的关系
一、前言
二、 萨维尼开创的德国历史法学派 ——由法学的历史主义到法学的实定主义
三、罗马法学派与日耳曼法学派
四、概念法学与自由法学
五、 韦伯的法律社会学 ——为历史法学派作总结
六、结语
附录二: 韦伯法律社会学的两大面向
一、韦伯的法律社会学之一:西方法律发展史
二、韦伯的法律社会学之二:法律是一种社会行动
代跋 一个华语社会学家的努力与追求
后记
索引
后折页
封底
韦伯论中国传统法律韦伯比较社会学的批判是2014年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林端。
得书感谢您对《韦伯论中国传统法律韦伯比较社会学的批判》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