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聚焦食管癌这一中国高发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国内著名食管癌诊治中心——上海市胸科医院食管外科的丰富经验和特色诊治为基础,向国内同道推广多学科联合诊治理念指导下的现代诊疗规范。
书中不仅涵盖了近年来表浅型食管癌内镜切除、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和机器人辅助食管癌切除等微创外科的最新进展,同时对空肠代食管和结肠代食管等少见疑难复杂食管外科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兼顾了食管癌围手术期并发症、营养和疼痛管理等加速康复环节的重点知识。
本书可供相关专业医师、研究生等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编者李志刚,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胸外科疾病的外科治疗,肺癌、食管癌、纵隔、胸壁、气管等胸部外科手术。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提要
编委会名单
序
前言
第1章 术前分期方法和评估手段
1.1 引言
1.2 常用检查方法
1.2.1 X线钡餐造影
1.2.2 上消化道内镜
1.2.3 CT检查
1.2.4 EUS
1.2.5 体表超声
1.2.6 PET/CT
1.2.7 微创外科技术
1.2.8 新辅助治疗后再分期
1.3 术前临床分期评估策略和流程
1.3.1 肿瘤分期评估
1.3.2 心肺功能检测和实验室检查
1.4 结语
参考文献
第2章 肿瘤标本处理原则及病理要求
2.1 引言
2.2 手术标本处理
2.2.1 取材步骤
2.2.2 取材部位
2.2.3 病理描述
2.2.4 外科手术病理报告模板
2.3 内镜标本处理
2.3.1 内镜标本固定
2.3.2 内镜标本取材
2.3.3 内镜病理报告模板
2.4 病理分期
参考文献
第3章 早期食管癌内镜治疗规范
3.1 引言
3.2 定义和术语
3.2.1 食管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
3.2.2 上皮内瘤变和异型增生
3.2.3 巴雷特食管
3.2.4 表浅型食管癌
3.2.5 早期食管癌
3.2.6 食管癌组织病理学类型
3.2.7 整块切除
3.2.8 水平/垂直切缘阳性
3.2.9 完全切除
3.2.10 治愈性切除
3.2.11 残留
3.2.12 局部复发
3.2.13 同时性多原发食管癌
3.2.14 异时性多原发食管癌
3.3 筛查与内镜精查
3.3.1 筛查对象
3.3.2 筛查方法
3.3.3 内镜精查术前准备
3.4 表浅型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下分型和病变层次分类
3.4.1 内镜形态分型
3.4.2 浅表病变浸润深度分类
3.4.3 活组织病理检查
3.5 内镜切除术前评估
3.5.1 EUS
3.5.2 电子染色内镜联合放大内镜
3.5.3 胸部增强CT
3.6 适应证和禁忌证
3.6.1 适应证
3.6.2 禁忌证
3.7 内镜下切除治疗
3.7.1 治疗原则
3.7.2 早期食管癌内镜下切除的方法
3.8 围手术期处理
3.8.1 术前准备
3.8.2 术后处理
3.8.3 术后用药
3.8.4 术后标本处理
3.8.5 术后追加治疗(外科手术/放化疗)指征
3.8.6 内镜切除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3.9 内镜切除术后随访
3.9.1 随访时间
3.9.2 再次治疗
参考文献
第4章 新辅助治疗策略
4.1 引言
4.2 nCT
4.3 nCRT
4.4 东西方食管癌不同病理基础上的治疗差异
4.4.1 CF两药nCT方案
4.4.2 DCF三药nCT方案
4.4.3 nCRT方案
4.5 上海市胸科医院食管癌新辅助诊疗
4.5.1 两药nCT方案
4.5.2 nCRT方案
4.5.3 结合免疫的新辅助治疗
4.6 新辅助治疗应用的再思考
4.7 结语
参考文献
第5章 术后辅助治疗策略
5.1 引言
5.2 术后复发
5.3 术后辅助治疗
5.3.1 2021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食管癌诊疗指南推荐
5.3.2 《日本食管协会食管癌诊治规约(第4版)》
5.3.3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食管癌诊疗规范(2018版)》
5.3.4 上海市胸科医院食管癌术后辅助治疗策略
5.4 结语
参考文献
第6章 胸腹腔镜微创食管切除术
6.1 引言
6.2 患者选择
6.3 术前评估
6.4 麻醉及体位
6.5 手术技术
6.5.1 胸部操作
6.5.2 腹部操作
6.5.3 颈部操作
6.6 术后管理
6.7 结语
参考文献
第7章 机器人辅助食管切除术
7.1 引言
7.2 达芬奇手术系统
7.3 RAE的基本定义
7.4 RAE的适应证
7.5 麻醉及体位
7.6 Trocar位置
7.6.1 胸部操作采用4孔法
7.6.2 腹部操作采用5孔法
7.7 手术操作
7.7.1 胸部操作
7.7.2 腹部操作
7.7.3 管胃的制作及颈部吻合
7.8 RAE的安全性
7.8.1 胸腔或(和)腹腔粘连
7.8.2 穿刺器刺破肺组织
7.8.3 喉返神经断裂
7.8.4 气管损伤
7.8.5 术中出血
7.8.6 R2切除
7.8.7 术中心肺功能障碍
7.9 术后管理
7.10 结语
参考文献
第8章 腔镜辅助下经纵隔路径食管癌切除术
8.1 引言
8.2 经纵隔路径食管癌相关手术的命名及关键知识
8.2.1 手术名称
8.2.2 关键知识提示
8.3 患者选择
8.4 麻醉及器械条件
8.4.1 麻醉
8.4.2 非经胸颈-腹两路径上下解剖食管和胃
8.5 手术步骤
8.5.1 颈部单孔平台的建立
8.5.2 上纵隔(颈部至下肺静脉水平)操作
8.5.3 腹部胃游离和下纵隔操作
8.5.4 吻合
8.5.5 右侧颈部淋巴结清扫
8.6 术后管理
8.7 结语
参考文献
第9章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微创手术:Ivor Lewis篇
9.1 引言
9.2 AEG分型分类
9.2.1 Nishi分型
9.2.2 Siewert分型
9.2.3 AJCC分型
9.3 患者的选择
9.4 术前评估
9.5 麻醉及体位
9.6 手术技术
9.6.1 腹部操作
9.6.2 胸部操作
9.7 结语
参考文献
第10章 结肠代食管技术
10.1 引言
10.2 手术适应证
10.3 手术基本原则
10.4 重点手术技术
10.4.1 术前肠道准备原则
10.4.2 麻醉和手术进路
10.4.3 结肠游离及准备
10.4.4 消化道重建
10.5 回结肠代食管术
10.5.1 回结肠代食管的具体优势
10.5.2 具体技术要点
10.6 结肠代食管术的选择策略
10.6.1 间置结肠的选择
10.6.2 结肠上提路径的选择
10.6.3 腹腔内重建
10.6.4 术后并发症
10.7 结语
参考文献
第11章 游离空肠间置代食管技术
11.1 引言
11.2 患者选择
11.3 手术禁忌证
11.4 术前评估
11.5 麻醉与体位
11.6 手术过程
11.6.1 颈部操作
11.6.2 间置空肠获取和重建
11.7 术后处理及并发症
11.8 游离空肠间置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11.8.1 进行保喉的近端食管空肠吻合/咽-空肠吻合
11.8.2 进行消化道远端显露和重建
11.8.3 颈部靶血管的选择
11.8.4 间置空肠的保护和术后管理
11.9 结语
参考文献
第12章 带蒂空肠代食管技术
12.1 引言
12.2 手术适应证
12.3 手术方法
12.3.1 低位(主动脉弓下)Roux-en-Y法
12.3.2 高位(主动脉弓上/颈部)带蒂空肠代食管术
12.4 术后检查
12.4.1 检查颈部移植空肠血供
12.4.2 颈部移植空肠的保护
12.4.3 吻合口瘘的观察
12.5 结语
参考文献
第13章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13.1 引言
13.2 吻合口瘘
13.2.1 定义
13.2.2 吻合口瘘分级
13.2.3 处理策略
13.2.4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诊断
13.2.5 治疗
13.3 消化器替代物坏死
13.3.1 定义
13.3.2 分级
13.4 消化道气管/支气管瘘
13.4.1 定义
13.4.2 原因
13.4.3 治疗
13.5 声带麻痹
13.5.1 VCP相关原因
13.5.2 诊断
13.5.3 分级
13.5.4 分类
13.5.5 VCP发生后治疗
13.6 肺部感染
13.6.1 定义
13.6.2 病因
13.6.3 诊断
13.6.4 预防和治疗
13.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3.7.1 定义
13.7.2 ARDS的诊治目标
13.7.3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13.8 乳糜胸
13.8.1 定义
13.8.2 分级
13.8.3 严重级别
13.8.4 预防和治疗
13.9 结语
参考文献
第14章 营养支持和疼痛管理
14.1 引言
14.2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
14.2.1 术前营养支持策略
14.2.2 术后早期营养支持方案
14.3 术后镇痛
14.3.1 术后镇痛的意义
14.3.2 常用镇痛方法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索引
上海市胸科医院食管癌外科临床手册是2021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志刚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上海市胸科医院食管癌外科临床手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