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溯源

国学溯源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这本书意在探寻和挖掘先秦思想文化资源。

内容简介

全书十章,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概述先秦诸子百家,认为百家争鸣实为儒、道、法、墨四家,而真正对传统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只有儒家和道家。儒、道两家的思想精华集聚在《老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本经典,内敛于道、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十个概念。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章,阐述儒家思想,归纳为孔子之仁、孟子之义和荀子之礼,指出儒家以仁为核心,仁、义、礼相辅相成,从而构筑起宏伟的思想大厦。

第三部分包括第六、七、八章,阐述道家思想,升华为老子之道和庄子之游,认为道家以道为逻辑预设,建构起本体哲学、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

第四部分即第九章,阐述法家思想,概括为韩非之法,指出法家以法为前提,法、术、势三位一体,致力于筑牢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思想基础。

第五部分即第十章,阐述墨家思想,概括为墨子之兼,认为墨家以兼爱为主旨,兼与别相对立,爱与利相结合,搭建起反映平民百姓诉求的思想体系。

作者简介

作者夏海,浙江孝丰人,法学博士。1978年入中山大学哲学系,1982年分配到中央国家机关,1999年考入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攻读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中国政府架构》《政府的自我革命》《论语与人生》《品读国学经典》。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第一章 源头活水

一、春秋战国

二、百家争鸣

三、儒道互补

四、五本经典

五、十个概念

第二章 先秦儒家

一、儒家源流

二、孔子贵仁

三、孟子承继

四、荀子发挥

五、孟子与荀子

第三章 孔子之仁

一、孔子其人

二、仁者爱人

三、为政以德

四、文质彬彬

五、有教无类

第四章 孟子之义

一、孟子其人

二、人性之善

三、发政施仁

四、勇猛精进

五、教者以正

第五章 荀子之礼

一、荀子其人

二、天人之分

三、化性起伪

四、隆礼重法

五、学以致圣

第六章 先秦道家

一、道家源流

二、老子贵柔

三、庄子跟进

四、老子与孔子

五、道家与道教

第七章 老子之道

一、老子其人

二、道法自然

三、无为而治

四、见素抱朴

第八章 庄子之游

一、庄子其人

二、东郭问道

三、濠梁观鱼

四、曳尾涂中

五、庄周梦蝶

第九章 韩非之法

一、韩非其人

二、好利恶害

三、法莫如显

四、术不欲见

五、势以胜众

第十章 墨子之兼

一、墨子其人

二、尊天事鬼

三、兼以易别

四、尚同尚贤

五、辩明是非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国学溯源是202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夏海。

得书感谢您对《国学溯源》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以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取径,研究有明一代最重要的学术运动——阳明学的兴衰。
莫斯科日记 电子书
本书是本雅明生活转折时期最个人化的文本,是了解本雅明本人思想转折的重要作品。
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 电子书
书中截取了形成早期浪漫派“批评”概念的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机,梳理了早期浪漫派思想家对“批评”这个概念的内在逻辑。
抱怨的艺术 电子书
抱怨绝非一无是处,相反,抱怨得当可以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并令人身心健康。
思辨的禅趣 电子书
熊逸带我们快快乐乐读一部《坛经》,一边拆开这部中国原创经典中大和尚们吹的牛,一边给我们普及佛教的原始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