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辑设有“专题”“论文”及“评论”等3个栏目,共收录10篇文章,以“部门法中的社会科学运用”为专题。
内容简介
在我国当下法学知识格局中,社科法学不同于注重文本分析的规范性立场,倡导综合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知识传统,从经验维度认识复杂的社会法律现象。自法学方法论角度观之,社科法学具有如下特征:强调“实用主义态度对待法条”、“从案件后果评判法律问题”、“注重法律问题的因果关系”、“倡导以小见大的个案研究”、“强调理论与经验的语境特征”;这些特征完全迥异于部门法中的“教义学”传统,即注重逻辑体系、以解释规范文本为中心的研究进路:表面上二者构成了冲突对立格局。
然而,无论在法律实践抑或法学研究中,二者均存在着良性对话与优势互补。易言之,社会科学方法能够同教义学分析良好结合,分析、解决具体的部门法理论、实践问题。本辑专题为“部门法中的社会科学运用”,主要探讨如何运用社会科学方法分析、解决具体的法律问题,如何在部门法层面与教义学形成“良性对话”。
作者简介
作者《北大法律评论》编辑委员会,是由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在校学生组成。主要由博士生硕士生负责稿件的组织筛选工作,有部分本科生参与初级编辑工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专题|编者案
专题|金融法中的社会科学
专题|社会科学知识在环境法中的运用——基于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分析
专题|司法场域视野下刑事错案纠预机制之重构——基于典型错案的实证考察
专题|多元场域与一元惯习——刑事法官的角色诠释
论文|法律实施的语言学分析与解释——以法条的“语法—语用”意义之二分为框架
论文|实行行为概念之解构
论文|从经验到立法——刑事司法改革的试点模式
评论|央企顶层高管调换、抽象商业秘密与忠实义务——一种潜在的法律风险
评论|现代人的自由及其可能——加缪《局外人》中“道德”个体的形成
评论|基层政法委员会组织结构论——基于Y省W市政法委员会的实证分析
笔谈:法教义学,历久弥新?
编后小记|莫让时间腐朽了初衷
引证体例
北大法律评论(第17卷·第2辑)是201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北大法律评论》编辑委员会。
得书感谢您对《北大法律评论(第17卷·第2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