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以及西方左翼学者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批判,并初步形成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和生态帝国主义三种主要理论体系,继而对中国所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绝大多数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奥地利等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有来自资本主义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其思想基本能够反应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如何应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乃至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总序
导言
第一编 建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第1章 马克思的生态笔记
第2章 马克思的生态学
一
二
三
四
五
第3章 马克思与生态学
一
二
三
四
五
第4章 价值不是一切
一、后人类主义生态批评与马克思的社会劳动概念
二、扩展的价值理论与劳动价值的去中心化
三、自然形式和价值形式
第5章 历史视野中的马克思的生态学
一、李比希和马克思与新陈代谢
二、马克思与唯物主义自然观
三、马克思之后马克思主义者的生态唯物主义
四、唯物主义和生态系统概念的出现
五、自然异化和社会异化的辩证法
第二编 坚持生态资本主义批判
第6章 马克思论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对社会物质变换的逐渐破坏
一、掠夺性使用:从热点问题到制度问题
二、马克思的阅读领域:反对掠夺性使用的文献
三、马克思阅读的资料表明:私人经营无法保证可持续性
四、马克思的研究角度:资源枯竭的抵消因素
五、结论:一项没有终点的分析
第7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与资本主义
一、全球环境改革的失败
二、生态学与资本主义的对立
三、走向一种生态道德
四、展望未来
第8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及其超越:对霸权性资本主义社会-自然关系的批判
一、生态马克思主义
二、霸权与(反)霸权性的社会-自然关系
三、生态马克思主义与国家
四、社会—自然关系的规制:规制理论和政治生态学
五、反霸权与替代性方案
结论
第9章 资本主义与环境
一、全球生态危机
二、资本主义的内在逻辑
三、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社会不公
四、资本主义的生态改革
五、从资本主义到非资本主义
结束语
第10章 生态帝国主义:资本主义诅咒
一、新陈代谢断裂
二、从硝石诅咒到石油诅咒
三、生态债务
四、当今对生态帝国主义的斗争
第三编 提出生态社会主义设想
第11章 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生态社会主义
前 言
一、马克思思想中包含了环境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缺少环境观点
三、本顿和格伦德曼之间的争论
四、构建保护环境的体制
第12章 生态资本主义的幻象
一、范式转换及其现实不可能
二、科学技术的幻想
三、生态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的
第13章 漫长的生态革命
一、传统左翼反对征服自然
二、新型普罗米修斯式的社会主义
三、漫长的生态革命
第14章 社会主义理想的复兴
一、阶级体系的两极分化
二、作为社会主义理想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
三、作为必然性的自由
四、一种新型的社会新陈代谢再生产制度
五、工人和人民的国际组织
第15章 生态文明的生态社会主义根源
一、生态文明的俄语之源:从组织形态学到生态文化
二、生态学、理论生物学和生态符号学
三、李约瑟与中国的科学和文明
四、作为生态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态文明
结论
第四编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16章 论人类生存的环境
第17章 走向生态文明:生态形成的科学、伦理和政治
一、生态学和全球生态系统:人造生态的逻辑
二、从生态学到人类生态学:人类作为盖亚的一个组件
三、生态学引导人类转向:生态形成的伦理学和政治学
第18章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中的“生态文明”
一、西方环境伦理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
二、儒家思想中的人类—环境关系
三、儒家思想与环境政策
结语
第19章 道德心理学、实用主义与中国的生态文明
一、美国的环境实用主义
二、环保动机与生态文明
三、中国更深层次的环境实用主义
第20章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可再生能源与生态消费构想
引 言
一、通过高级合同能源管理建立可再生能源系统
二、推动生态消费评估税取代增值税
结语
第21章 追寻生态文明:空气污染与儿童健康
一、空气污染与神经发育
二、多环芳烃和铜梁区
三、绿色空间、空气污染、交通系统以及生态文明的愿景
第22章 生态文明与野生动物保护
一、全球濒危物种危机
二、综合措施与法律行动
三、中国的自然消费文化
四、国家与国民共同努力
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是202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仁胜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