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手册(第6版)第7卷

机械设计手册(第6版)第7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新版机械设计书:新标准、材料、技术,全面介绍机电一体化设计、创新方法,共7卷55篇。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前5版的基础上吸收并总结了国内外机械工程设计领域中的新标准、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计理论与方法并配合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需求撰写而成。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常规设计,机电一体化设计,机电系统控制,现代设计、创新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等内容。具有体系新颖、内容现代、凸显创新、系统全面、信息量大、实用可靠、简明便查等特点。全书分7卷55篇,内容有:机械设计基础资料、机械零部件设计(连接、紧固与传动)、机械零部件设计(轴系、支承与其他)、流体传动与控制、机电一体化及控制技术、现代设计与创新设计理论与方法等。本卷为第7卷,主要内容有:创新设计概论,创新设计方法论,顶层设计原理、方法与应用,创新原理、思维、方法与应用,绿色设计与和谐设计,智能设计,仿生机械设计,互联网上的合作设计,工业通信网络,面向机械工程领域的大数据、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3D打印设计与制造技术,系统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等。本书供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维修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工具书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的有关专业师生使用和参考。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机械设计手册》卷目

编写和审稿人员

本卷编辑人员

前言

第44篇 机械创新设计概论

第1章 概述

1 创新是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2 创新设计的概念和基本内涵

3 创新设计的特点

4 创新设计的发展与现状

5 创新设计发展的智能化

第2章 创新设计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 创新设计的指导思想

2 创新设计的目标

第3章 创新设计的任务、内容与方法

1 创新设计的任务

2 创新设计的基本内容

3 创新设计的方法

第4章 创新设计的未来发展战略

1 创新设计的总体战略

2 创新设计的重点任务

3 创新设计的路线图

4 创新设计的发展趋势

第5章 创新设计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

1 创新设计方法论的体系

2 创新设计方法论的规则

参考文献

第45篇 创新设计方法论

第1章 创新设计方法论的体系、规则及研究意义

1 概述

2 创新设计的概念、定义及发展战略的探索

3 创新设计的目标、内容、方法及特点

4 创新设计方法论的体系和特点

5 创新设计方法论的十二对规则

6 创新设计方法论取得的效果

第2章 创新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 概述

2 创新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

3 创新设计要有具体的要求

4 处理好六项要求之间的关系

5 实现六项要求的最终目标是取得最高的效益

第3章 创新设计的内容和态度

1 概述

2 创新设计要有切实的内容

3 创新设计要有正确的态度和理念

第4章 创新设计的步骤、程序及科学方法

1 概述

2 创新设计要有合理的步骤和程序

3 创新设计要广泛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

第5章 创新设计工作者自身的四项潜能

1 概述

2 创新设计工作者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 创新设计工作者要有必需的知识和能力

4 创新设计工作者要具备健康的身体和珍爱生命

5 创新设计工作者要有坚韧的毅力和合理的战略战术

第6章 集体(单位)创新设计的四项潜能

1 概述

2 要有远见卓识和善于组织的领导

3 要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领导

4 要有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

5 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和合理的战略战术

第7章 创新设计客观因素的影响

1 概述

2 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良好的机遇

3 应选择好合适的环境

4 充分利用好客观条件

第8章 创新设计动态因素的作用

1 概述

2 不断学习,学用结合

3 经常检查,定期总结

4 学习和总结会使人更聪明

第9章 用科学哲学思想来统领创新设计工作

1 概述

2 科学哲学思想六个特点的具体内容

3 六个特点与五大发展理念的一致性

第10章 创新设计方法论的应用

1 概述

2 创新设计的具体内容

3 创新设计方法论可应用的设计领域

第11章 创新设计方法论应用的智能化及专家系统

1 概述

2 专家系统的应用研究与发展

3 专家系统

4 最简单的专家系统

5 基于逻辑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第12章 创新设计的关键因素及制约因素分析

1 概述

2 创新设计工作要突出重点和抓住难点

3 要处理好目标、内容和方法三者之间的关系

4 创新设计工作中制约因素的分析

参考文献

第46篇 顶层设计原理、方法与应用

第1章 概论

1 顶层设计的概念

2 做好顶层设计的意义

3 做好顶层设计应先了解做事的特点和要求

4 做好顶层设计及实现高效做事的十二对规则

第2章 顶层设计的目标

1 概述

2 顶层设计的对象与执行者

3 做好顶层设计的前提

4 做好顶层设计和实现高效做事的目标的一致性

5 做好顶层设计和实现高效做事目标的种类

6 顶层设计的方案可适时调整

7 顶层设计及高效做事的目标经过不懈努力可予以实现

第3章 顶层设计的要求

1 概述

2 顶层设计对做事的六项具体要求

3 顶层设计要处理好这六项要求之间的关系

第4章 顶层设计的任务

1 概述

2 顶层设计之前应做的一些准备工作

3 顶层设计的总体规划和框架

4 顶层设计的各子规划模型及内容

5 做好顶层设计预计可产生的效果

第5章 做好顶层设计应具有的正确态度

1 概述

2 做好顶层设计要有勤奋刻苦的态度

3 做好顶层设计要有严谨求实的态度

4 做好顶层设计要有勇于实践和开拓奋进的理念

5 做好顶层设计要有勤于思考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6 “勤奋、求实、开拓、创新”,要有正确的目标

第6章 顶层设计的步骤

1 概述

2 顶层设计前先要做好调查研究

3 顶层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制定好规划

4 顶层设计对实施过程要有充分的了解

5 顶层设计要考虑对所做事的检查和评估

第7章 顶层设计的方法

1 概述

2 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先进理论和方法

3 顶层设计应重视科学的哲学思想和方法的应用

4 顶层设计要应用系统论和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

5 顶层设计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6 顶层设计应重视各种优化理论和方法的应用

7 顶层设计应重视创新的原理和方法的应用

8 顶层设计应重视预测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

第8章 做好顶层设计的主观因素(对个人)

1 概述

2 做好顶层设计要有正确的思想和品德

3 做好顶层设计要有必需的知识和能力

4 做好顶层设计要保持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5 做好顶层设计要有坚韧的毅力和采取合理的战术

第9章 做好顶层设计的主观因素(对集体)

1 概述

2 顶层设计要考虑如何充分发挥领导和组织的积极作用

3 顶层设计要考虑如何充分发挥集体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

4 顶层设计要考虑如何搞好集体的团结和协作

5 顶层设计要考虑如何充分发挥集体的奋斗精神和采取的战术

第10章 做好顶层设计的客观因素

1 概述

2 顶层设计要考虑如何紧抓所做事的良好机遇

3 顶层设计要考虑所做事如何保护和利用环境

4 顶层设计要考虑所做事如何充分利用外部条件

第11章 做好顶层设计要重视两件要事:学习和总结

1 概述

2 顶层设计要对工作过程中的学习进行规划

3 顶层设计要对所做事的检查和总结进行规划

4 顶层设计要重视和了解经常学习和定期总结的意义

第12章 顶层设计提纲的编写及顶层设计实例

1 概述

2 顶层设计提纲应该考虑的主要问题

3 顶层设计提纲的拟订

4 顶层设计实例

参考文献

第47篇 创新原理、思 维、方法与应用

第1章 绪论

1 创新的基本概念

2 创新理论及其应用

第2章 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

1 创新思维方法

2 创新技法

3 创新技法的运用

第3章 发明问题的情境分析与描述

1 发明问题的资源分析与描述

2 发明创造的理想化分析与描述

3 实例分析——如何制作预应力混凝土

4 实例分析——汽车驾驶杆的抖振分析

第4章 技术系统进化理论分析

1 技术进化过程中创新设计实例分析

2 创新设计中技术系统进化模式

3 产品技术成熟度预测方法

4 技术系统进化工程实例分析

第5章 技术冲突及其解决原理

1 物理冲突及其解决原理

2 技术冲突及其解决原理

3 利用冲突矩阵实现创新设计

4 实例分析——汽车侧向安全气囊概念设计

第6章 技术系统物-场模型分析方法

1 如何建立技术系统的物-场模型

2 利用物-场模型实现创新设计

3 实例分析

第7章 解决发明问题的程序——АRIZ法

1 概述

2 解决发明问题的程序

3 工程实例分析

第8章 综合案例分析

1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进化

2 玛氏公司“小包装食品袋”的进化历程

3 技术预测——医学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

4 清除全自动数控车床刀具上的切屑问题

5 打桩机的进化路径

6 恒流阀系统改进设计

附录

附录A 76个标准解

附录B 解决发明问题的某些物理效应表

参考文献

第48篇 绿色设计与和谐设计

第1章 绿色设计概述

1 绿色设计基本概念

2 绿色设计方法

3 绿色设计的实施步骤

第2章 绿色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1 绿色设计对材料的要求

2 绿色材料的选择原则

3 绿色材料的选择

4 材料的绿色性能评价

5 材料数据库的构建

6 设计案例

第3章 面向拆卸回收的产品设计

1 面向拆卸的产品设计

2 面向回收的产品设计

3 面向拆卸回收的产品设计实例

第4章 面向包装的绿色设计

1 绿色包装设计的概念

2 绿色包装设计原则

3 绿色包装设计流程和内容

第5章 面向节能的绿色设计方法

1 能耗标签与能耗标准

2 节能降耗设计方法

3 面向节能的绿色设计案例

第6章 绿色设计评价

1 绿色产品评价

2 生命周期评价

3 拆卸性能评估

第7章 绿色设计案例

1 电冰箱绿色设计案例

2 轿车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实例

第8章 和谐设计

1 和谐设计的目标

2 和谐设计的内容

3 和谐设计的方法及应用

参考文献

第49篇 智能设计

第1章 智能模拟的科学

1 信息社会与思维科学

2 思维的基础和认知的发展

3 智能模拟

第2章 智能设计方法和技术综述

1 智能设计的发展概述

2 智能设计的概念和特征

3 智能设计体系和知识表达

第3章 进化设计技术与方法

1 进化设计技术基础

2 基于进化的健壮性设计方法

3 结构智能优化设计——进化设计

4 供应链库存策略的进化重组

第4章 自组织设计技术与方法

1 自组织技术基础

2 结构拓扑的自组织进化

第5章 自学习设计技术与方法

1 自学习技术基础

2 非线性振动的自学习建模

3 基于学习的机械系统特性预测

4 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的智能设计体系结构

5 基于神经网络的CAD/CAM一体化

第6章 人工生命设计技术与方法

1 人工生命技术基础

2 人工生命的研究内容归纳

3 人工生命的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第50篇 仿生机械设计

第1章 仿生机械设计概述

1 仿生机械的概念

2 仿生机械设计的特点

3 仿生机械设计的原理

4 仿生机械设计的方法

5 仿生机械设计的信息获取与处理

6 仿生机械设计的步骤

第2章 仿生机械设计生物模本

1 生物模本的概念

2 生物模本的基本特征

3 生物模本的选择原则

4 生物模本的选择方法

5 生物模本分析举例

第3章 仿生机械形态与结构设计

1 设计原则

2 设计方法与步骤

3 仿生机械外形设计

4 仿生机械表面形态设计

5 仿生机械表面功能设计

6 仿生机械结构设计

第4章 仿生机械运动学设计

1 运动方案设计

2 运动过程的仿生构思

3 运动过程分解和执行机构选择

4 运动系统方案的组成原则

5 仿生机械运动设计数学方法

第5章 仿生机构设计

1 仿生机构设计概述

2 仿生机构功能分类

3 仿生作业机构

4 仿生推进机构

5 仿生机构发展趋势

第6章 仿生机械设计范例

1 仿生行走机械

2 仿生飞行机械

3 仿生游走机械

4 仿生运动机械(多关节机械手)

5 生机电仿生假肢手臂

参考文献

第51篇 互联网上的合作设计

第1章 互联网上合作设计的意义

1 现代设计一般过程的描述

2 现代设计的基本特征

3 设计为什么要在网上合作

第2章 设计知识服务和分布式智力资源

1 设计中的知识

2 获取信息的资源

第3章 分布式智力资源的运作模式

1 智力资源的构成——服务提供方

2 设计实体(服务请求方)的构成要素

3 合作设计的层次结构

第4章 互联网上合作设计的设计知识流

1 引言

2 现代设计的基本属性

3 设计知识流研究的必要性

4 面向分布式资源环境的设计知识流框架

5 设计知识流若干研究问题

第5章 基于设计知识流理论的摩擦学设计

1 引言

2 摩擦学设计任务

3 活塞组-缸套系统摩擦学设计知识流分析

4 活塞组-缸套系统摩擦学设计中的知识流控制

5 基于PFWSB本体的活塞组-缸套系统摩擦学设计实现

6 小结

第6章 互联网上合作设计的支撑技术

1 群体合作技术

2 产品设计信息共享技术

3 设计知识资源的构建、发布、发现和集成技术

4 设计过程管理技术

第7章 现代设计与制造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及相关的资源

1 中心的创建与进展

2 中心的网上资源介绍

3 如何组织远程会议

4 中心的发展方向

第8章 互联网上合作设计实例

1 项目背景

2 涡轮膨胀机采用动压滑动轴承支撑的缺点

3 涡轮膨胀机采用主动电磁轴承支撑的优点

4 互联网上的合作设计过程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2篇 工业通信网络

第1章 工业通信网络概述

1 工业通信网络基本术语

2 工业通信网络基本要求

3 工业通信网络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4 数据编码

5 数据通信与信号传输模式

6 差错控制

第2章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1 概述

2 网络互联

3 现场总线分层模型

第3章 工业通信网络物理结构

1 工业通信网络传输媒介

2 工业通信网络的拓扑形式

3 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第4章 现 场 总 线

1 现场总线概述

2 现场总线系统的组成

3 现场总线标准

4 现场总线网络布线与安装

5 现场总线的技术优势与不足

6 无线通信技术在现场总线中的应用

7 现场总线应用领域

第5章 工业以太网技术

1 工业以太网概述

2 工业以太网通信机制

3 工业以太网的特点

4 工业以太网应用案例

第6章 工业通信网络应用

1 概述

2 MPI网络

3 PROFIBUS网络

4 工业以太网

5 PROFINET

6 AS-I网络

7 常用组态软件

参考文献

第53篇 面向机械工程领域的大 数据、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

第1章 大 数 据

1 大数据的概念与基本原理

2 大数据存储技术

3 大数据的管理

4 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

5 大数据与云计算及物联网的关系

6 大数据时代下的机械工程制造

第2章 云 计 算

1 云计算的起源与概述

2 云计算体系架构

3 云资源调度与虚拟化技术

第3章 物联网技术

1 物联网的概念及内涵

2 物联网与信息物理系统的关系

3 物联网体系架构与关键要素

4 物联网产业体系与技术标准

5 工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现状

6 面向“工业4.0”的智慧工厂建设

7 物联网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典型应用

参考文献

第54篇 3D打印设计与制造技术

第1章 概 述

1 主要概念

2 市场应用

第2章 CAD建模与分层处理

1 实体建模与分层

2 CT数据采集与处理

3 数据可视化技术

4 模型交互性设计

第3章 3D打印树脂材料

1 设备工作原理

2 设备的组成

3 打印用材料

4 工艺流程

第4章 3D打印金属材料

1 金属材料3D打印的分类

2 3D打印TC4合金

3 柱状晶形成机理

4 显微组织分析

5 力学性能分析

第5章 3D打印技术综合实例

1 采用3D打印技术的必要性

2 下颌骨三维重建

3 实体模型打印

4 手术指导

5 术后效果

6 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第55篇 系统化设计 理论与方法

第1章 概 论

1 概述

2 实施基于系统工程的产品系统化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3 基于系统工程的产品系统化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4 机械产品设计工作过程的四个阶段

第2章 产品功能与性能的内涵及质量的定义

1 概述

2 现代机械产品的基本功能与辅助功能

3 机械产品的综合性能

4 产品功能和性能的集成优化

5 现代机械产品设计质量的内涵

6 机械产品的质量与设计质量的定义

7 产品质量组成元素公式与产品质量方程

第3章 机械产品的功能及功能优化设计

1 概述

2 产品功能的分析(功能的种类、内涵、特性及其分解)

3 实现产品主辅功能的工作系统设计

4 产品功能需求的四类参数

5 产品几种机构的组合

6 产品构造的集成与结构的布置及总体设计图的绘制

第4章 机械产品的结构性能及动态优化设计

1 概述

2 结构性能优化设计的目标、内容与方法及其关联性方程式

3 动态优化设计的种类和特点

4 动态优化设计的内涵

5 动态优化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6 应用举例

第5章 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及智能优化设计

1 概述

2 智能优化设计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3 机械产品的操纵系统

4 机械产品的监测系统

5 机械产品的控制系统

6 机械产品的诊断系统

第6章 机械产品的制造性能及可视优化设计

1 概述

3 加工过程可视化

4 装配(拆卸)过程可视化

5 运动学可视化

6 动力学可视化

7 工作过程可视化

8 控制过程可视化

第7章 机械产品设计质量的检验与评价

1 产品设计质量检验与评价的必要性

2 产品设计质量评价指标的内涵

3 评价指标的加权系数

4 产品设计质量评价方法的种类

5 通过样机试验检验产品设计质量

6 通过用户使用检验产品设计质量

7 产品综合质量模糊综合评价应用实例

第8章 系统化设计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举例

1 振动沉拔桩机功能优化设计

2 振动沉拔桩机的动态优化设计

3 振动沉拔桩机智能优化设计

4 振动沉拔桩机可视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机械设计手册(第6版)第7卷是2018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闻邦椿。

得书感谢您对《机械设计手册(第6版)第7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ECMO手册(第2版) 电子书
本书以临床技术、救治经验为中心,进一步展现ECMO临床实践中的问题。
哮喘手册(第3版) 电子书
本书是一本权威的哮喘临床工具书。
机械设计师手册  下册 电子书
本书包括了机械设计较为常用的资料。适用于解决一般机械设计问题参考。本书主要内容有:机械设计常用资料、机械制图、公差配合、表面粗糙度、常用材料、连接件设计、传动件设计、轴系零件设计、润滑、密封、起重机零部件、操作件、弹簧、机架、导轨、管路及附件、常用电动机、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等。在编写过程中,努力精选基本、常用的知识和资料,以及常用的机械设计计算方法和数据,收集了新近的国家标准。编排符
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附微课视频) 电子书
本书以各类常用机构的运动特性分析为导引,以传动机构及其对应的通用零件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各类零部件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为主线进行章节内容的组织编排。全书共13章,包括第1章机械设计概论、第2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第3章平面连杆机构、第4章凸轮机构、第5章间歇运动机构和螺旋机构、第6章机械的平衡与调速、第7章摩擦与疲劳破坏、第8章齿轮传动、第9章带传动和链传动、第10章连接、第11章轴承、第12章轴、
现代机械设计实用手册 电子书
本书涵盖了常规设计和机械产品系统化设计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