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手册(第6版)第5卷

机械设计手册(第6版)第5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全面系统介绍机械工程设计新理论与方法,凸显创新,实用可靠,适用于工程技术人员与专业师生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前5版的基础上吸收并总结了国内外机械工程设计领域中的新标准、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计理论与方法并配合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需求撰写而成。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常规设计,机电一体化设计,机电系统控制,现代设计、创新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等内容。具有体系新颖、内容现代、凸显创新、系统全面、信息量大、实用可靠、简明便查等特点。全书分7卷55篇,内容有:机械设计基础资料、机械零部件设计(连接、紧固与传动)、机械零部件设计(轴系、支承与其他)、流体传动与控制、机电一体化及控制技术、现代设计与创新设计理论与方法等。本卷为第5卷,主要内容有:机械一体化技术与设计、机电系统控制、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数控技术、微机电系统及设计、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激光及其在机械工程中应用、电动机、电器与常用传感器等。本书供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维修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工具书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的有关专业师生使用和参考。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机械设计手册》卷目

编写和审稿人员

本卷编辑人员

前言

第24篇 机电一体化技术及设计

第1章 机电一体化概述

1 机电一体化概念

2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分类

3 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

4 机电一体化设计方法

5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流程

第2章 基于工业控制机的控制器及其设计

1 工业控制机的种类与选择

2 工业控制机的总线

3 工业控制机常用的功能模块

第3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

1 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

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生产厂家及产品介绍

4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第4章 基于单片机的控制器及其设计

1 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2 常用单片机的厂家及产品介绍

3 单片机的编程语言

4 控制器的硬件系统设计

第5章 传感器及其接口设计

1 传感器概述

2 几类传感器的主要性能及优缺点

3 机电一体化中常用传感器

4 传感器的选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5 传感器与计算机的接口设计

第6章 常用的传动部件与执行机构

1 机械传动部件及其功能要求

2 导向支承部件的结构型式选择

3 旋转支承的类型与选择

4 轴系部件的设计与选择

5 常用执行机构

第7章 常用控制用电动机及其驱动

1 对控制用电动机的基本要求

2 控制用电动机的种类、特点及选用

3 直流伺服(DC)电动机与驱动

4 交流伺服电动机与驱动

5 步进电动机与驱动

第8章 机电一体化设计实例

1 振幅定值控制电磁振动给料机

2 电子传送带配料秤

3 立式包装机

4 电动喷砂机器人

5 XH714立式加工中心

6 综合实例:液压挖掘机器人

参考文献

第25篇 机电系统控制

第1章 概述

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2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3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4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5 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2章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1 系统的微分方程

2 系统的传递函数

3 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4 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

5 系统框图

6 信号流图

7 非线性系统线性化

第3章 控制系统分析方法

1 频率特性分析法

2 根轨迹分析法

3 系统稳定性

4 控制系统的误差

5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第4章 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1 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

2 控制器设计方法

3 离散系统设计

第5章 先进控制理论基础

1 系统智能化

2 最优控制

3 自适应控制系统

4 模糊控制

5 自学习控制系统

6 人工神经网络控制系统

7 专家系统与专家控制器

第6章 机械运动控制系统

1 系统机械结构及传动

2 运动驱动器

3 控制系统典型元器件

4 位置控制系统

5 工作台位置控制系统设计实例

6 飞机机翼的位置控制系统分析

参考文献

第26篇 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

第1章 概述

1 机器人与机器人系统

2 机器人专用术语

3 工业机器人性能规范和测试方法

4 机器人的新发展与发展趋势

第2章 串联机器人

1 串联机器人的结构与坐标形式

2 串联机器人的结构型式及其特点

3 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

4 工业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及与结构尺寸的相关性

5 机器人尺度规划中的优化设计及关键尺寸的选定

6 机器人整机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

7 机器人腰部、臂部和腕部结构

8 刚度、强度计算及误差分配

9 平衡机构的计算

10 终端刚度计算

11 关节驱动力矩计算

12 灵巧性指标

第3章 并联机器人

1 并联机器的构型

2 运动学与动力学

3 并联机构的性能评价指标与奇异分析

4 工作空间的确定

5 静力学分析和静平衡

6 动力学分析

7 并联机器人设计问题

第4章 轮式机器人

1 轮式移动机构概述

2 轮式移动机构的构成要求

3 机构学

4 运动学

5 静力学

6 动力学

7 控制

第5章 机器人驱动系统

1 机器人驱动系统特点

2 机器人驱动系统选用原则

3 电液伺服驱动系统

4 气动驱动系统

5 电动驱动系统

第6章 机器人用传感器

1 位移传感器

2 速度传感器

3 加速度传感器

4 触觉传感器

5 力觉传感器

6 接近与距离觉传感器

7 陀螺仪

第7章 机器人视觉

1 概述

2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组成

3 机器人视觉图像处理

4 机器人视觉系统实例

第8章 机器人控制系统

1 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组成和分类

2 机器人整体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3 几种典型的控制方法

4 控制系统硬件构成

5 控制系统软件构成

6 机器人语言

7 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

第9章 机器人人工智能

1 智能机器人的含义

2 机器人系统的描述

3 机器人行为规划

4 机器人知识的获取

5 智能机器人的控制范式

6 智能机器人应用前景

第10章 机器人工装夹具及变位机

1 定位与工装夹具

2 机器人变位机

第11章 工业机器人的典型应用

1 喷涂机器人

2 点焊机器人

3 弧焊机器人

4 搬运机器人

5 装配机器人

6 冲压机器人

7 压铸机器人

第12章 服务机器人技术的新进展

1 概述

2 农业机器人

3 医疗机器人

4 水下机器人

5 空间机器人

6 军用机器人

7 家用服务与娱乐机器人

8 特种服务机器人

9 服务机器人前沿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第27篇 数控技术

第1章 概论

1 基本概念

2 数控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3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4 以数控技术为基础的自动化加工技术

第2章 数控系统的点位和轨迹控制原理

1 点位控制

2 插补原理

3 刀具补偿原理及方法

第3章 数控程序编制

1 程序编制的目的和方法

2 数控机床程序编制的有关规定

3 程序编制的步骤和实例

4 计算机数控自动程序编制系统

第4章 数控伺服系统

1 伺服驱动结构系统的组成

2 开环伺服系统

3 闭环伺服系统

第5章 数控检测装置

1 概述

2 光电盘和编码盘

3 感应同步器

4 旋转变压器

5 光栅

6 磁尺

第6章 计算机数控装置

1 计算机数控系统概述

2 计算机数字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

3 CNC装置功能

4 CNC装置的软件系统

5 国内外典型的数控装置简介

参考文献

第28篇 微机电系统及设计

第1章 微机电系统概述

1 基本概念

2 微机电系统发展历程

3 微机电系统及相关技术

4 微机电系统应用领域

第2章 微机电系统制造

1 体硅微机械加工技术

2 表面微机械加工技术

3 玻璃微机械加工技术

4 UV-LIGA技术

5 其他微机械加工技术

6 微机电系统制造工艺优化

第3章 微机电系统设计

1 设计工具

2 微机械润滑

3 静电执行器

4 压电执行器

5 热执行器

6 热气动和相变执行器

7 磁执行器

8 执行器比较

第4章 微机电系统实例

1 微机械压力传感器

2 微机械惯性传感器

3 微滴发生器

4 微流控芯片

5 微机械装置

6 微机器人

参考文献

第29篇 机械状态监测 与故障诊断技术

第1章 概述

1 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综述

2 设备维修与现代化管理

3 机械故障诊断的基本知识

第2章 信号采集系统的组成

1 信号采集系统概述

2 传感器

3 信号放大器

4 滤波器

5 模数转换器(ADC)

第3章 机械故障诊断中的信号处理

1 信号的概念和分类

2 常见基本信号

3 连续信号的离散化

4 信号处理的方法

第4章 旋转机械运行状态的振动监测技术

1 诊断对象的选择

2 监测方式的选择

3 监测参数的选择

4 监测点的选择

5 监测周期的确定

6 判断标准的确定

7 简易诊断与精密诊断技术

第5章 机械故障诊断中的模式识别方法

1 模式识别的理论基础

2 统计模式识别方法

3 逻辑模式识别方法

4 模糊模式识别方法

5 灰色系统识别方法

6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7 神经网络识别方法

8 支持向量机识别方法

9 模拟退火算法

10 专家系统

第6章 旋转机械和典型零件的故障诊断方法

1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与旋转机械振动的关系

2 旋转机械典型故障的诊断方法

3 齿轮故障诊断

4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第7章 机械故障诊断的其他方法

1 概述

2 油样分析技术

3 温度检测方法

4 无损检测法

5 机械参数监测方法

参考文献

第30篇 激光及其在机械 工程中的应用

第1章 激光加工概论

1 激光器基础

2 加工中常用的激光器

3 激光加工物理基础

第2章 激 光 打 孔

1 激光打孔的特点与分类

2 激光打孔的原理及物理过程

3 激光打孔工艺参数

4 激光打孔的质量检验

第3章 激光切割

1 激光切割机理

2 激光切割质量

3 影响激光切割质量的因素

4 常用工程材料的激光切割

第4章 激光焊接

1 激光焊接原理与分类

2 激光热传导焊接

3 激光深熔焊接

4 激光焊接中常出现的问题

5 典型材料的激光焊接

第5章 激光淬火

1 激光淬火原理与特点

2 激光淬火质量

3 激光淬火工艺及参数

第6章 激光熔覆与合金化

1 激光熔覆与合金化的基础

2 激光熔覆

3 激光合金化

4 激光熔覆与合金化的质量控制

第7章 激光冲击强化

1 概述

2 激光冲击过程机理

3 激光冲击的两种模型

4 涂层和约束涂层技术

5 激光冲击设备

6 典型材料的激光冲击强化效果

第8章 激光在其他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

1 激光板料成形

2 激光毛化

3 激光标记

4 激光表面非晶化

5 激光清洗

6 激光全息干涉无损检测技术

第9章 激光加工的安全防护

1 激光辐射的危害

2 使用激光时伴随的危害

3 激光安全防护标准

4 激光危害分类

5 激光危害的工程控制

参考文献

第31篇 电动机、电 器与常用传感器

第1章 常用交直流电动机

1 概述

2 一般异步电动机

3 变速和减速异步电动机

4 YZ、YZR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5 YB3系列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摘自JB/T7565.1—2011)

6 YZO系列振动异步电动机

7 小功率电动机

8 YE3系列(IP55)超高效率三相异步电动机(摘自GB/T 28575—2012)

9 Z4系列直流电动机(摘自JB/T 6316—2006)

第2章 控制电动机

1 交流伺服电动机

2 百格拉三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

第3章 电器与常用传感器

1 行程开关

2 接近开关

3 光电传感器

4 光电编码器

5 光栅尺

6 激光三角反射式位移传感器

参考文献

机械设计手册(第6版)第5卷是2017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闻邦椿。

得书感谢您对《机械设计手册(第6版)第5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机械设计师手册  下册 电子书
本书包括了机械设计较为常用的资料。适用于解决一般机械设计问题参考。本书主要内容有:机械设计常用资料、机械制图、公差配合、表面粗糙度、常用材料、连接件设计、传动件设计、轴系零件设计、润滑、密封、起重机零部件、操作件、弹簧、机架、导轨、管路及附件、常用电动机、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等。在编写过程中,努力精选基本、常用的知识和资料,以及常用的机械设计计算方法和数据,收集了新近的国家标准。编排符
ECMO手册(第2版) 电子书
本书以临床技术、救治经验为中心,进一步展现ECMO临床实践中的问题。
哮喘手册(第3版) 电子书
本书是一本权威的哮喘临床工具书。
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附微课视频) 电子书
本书以各类常用机构的运动特性分析为导引,以传动机构及其对应的通用零件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各类零部件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为主线进行章节内容的组织编排。全书共13章,包括第1章机械设计概论、第2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第3章平面连杆机构、第4章凸轮机构、第5章间歇运动机构和螺旋机构、第6章机械的平衡与调速、第7章摩擦与疲劳破坏、第8章齿轮传动、第9章带传动和链传动、第10章连接、第11章轴承、第12章轴、
现代机械设计实用手册 电子书
本书涵盖了常规设计和机械产品系统化设计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