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科学哲学视角下的量子规范场论解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科学哲学的视角对量子规范场论的整体性解释,针对量子场论的解释问题,从科学哲学中理论与实验(观察)的关系问题出发,系统考察量子规范场论的理论结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实验研究、寻找希格斯粒子的数据分析,认为“数据分析”渗透到理论的各个层次和实验的各个环节,可以替代逻辑经验主义连接理论与观察之间的“对应规则”。本书对于量子场论的哲学研究、以及考察理论和实验关系问题的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国内基础科学研究和大科学装置研究实践也有参考价值,对科学哲学和物理学的研究人员乃至科技政策决策者都有启示。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东吴哲学文丛》编委会
《东吴哲学文丛》总序
前言
目录
第一篇 量子场论的解释困难与理论和实验(观察)的关系问题
第一章 量子场论的哲学研究
第一节 量子场论的本体论问题研究
第二节 和乐解释和圈表象
第三节 解释量子场论的困难
第二章 量子规范场论的整体性解释问题
第一节 代数量子场论
第二节 传统量子场论
第三节 量子规范场论的解释策略
第三章 科学方法论及其核心问题
第一节 近代科学方法论的伽利略—牛顿风格
第二节 当代基础科学的方法论的核心问题
第四章 理论与实验(观察)的关系问题
第一节 理论与观察(实验)的关系问题
第二节 科学实在论中理论和观察的关系问题
第三节 皮克林的社会建构理论
第四节 理论和实验的新型关系
第二篇 量子规范场论的理论结构
第五章 规范场论的科学方法论意义
第一节 科学理论结构观
第二节 规范场论的科学方法论意义
第六章 规范理论及其数学形式化体系
第一节 什么是规范理论
第二节 规范理论的哈密顿形式体系
第三节 电磁相互作用的形式化体系
第四节 杨—米尔斯理论的量子化
第七章 规范理论中的数学结构和物理结构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关于数学和物理关系问题
第二节 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的思路
第三节 外尔规范不变性原理的诞生
第四节 外尔和爱因斯坦之争所体现的数学和物理关系
第八章 规范论证中发现的语境和辩护的语境
第一节 规范理论基础中的规范论证
第二节 规范论证的语境论的分析
第三节 规范论证中的发现语境
第四节 规范论证中的辩护语境
第三篇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实验
第九章 新实验主义的实验观
第一节 弗朗克林的实验认识论
第二节 弗朗克林对新实验主义者的研究
第三节 实验的作用
第四节 弗郎克林对弱相互作用V-A理论的案例分析
第十章 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科学实验哲学的新近观点
第二节 卡拉加对高能物理的三重理论划分
第三节 强相互作用物理学的散射矩阵方法案例
第四节 夸克模型和强相互作用物理学的流代数方法案例
第五节 20世纪60年代强相互作用物理学中的理论—实验关系
第六节 卡拉加对实验的探索特性考察
第十一章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和希格斯粒子
第一节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第二节 希格斯机制
第三节 希格斯机制的哲学反思
第四节 希格斯粒子发现后的希格斯机制
第四篇 发现希格斯粒子
第十二章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物理
第一节 作为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相结合典范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第二节 作为基础研究中大科学工程的LHC物理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 作为基础研究中大科学工程的LHC物理的新特征
第四节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物理背后的基本哲学问题
第十三章 大型强子对撞机的探测器ATLAS
第一节 探测器ATLAS的总体设计
第二节 ATLAS探测器的内部结构
第三节 ATLAS上的数据传输、储存和分析
第四节 电子、缪子、喷注等的重建和本底
第五节 希格斯玻色子衰变的末态分支比
第十四章 寻找希格斯玻色子
第一节 发现希格斯玻色子
第二节 弗朗克林对发现希格斯粒子的考察
第三节 ATLAS小组寻找希格斯玻色子的数据分析
第五篇 当代基础科学的研究范式
第十五章 当代基础科学的大科学、大数据和大工程研究范式
第一节 大科学
第二节 大数据
第三节 大科学实验
第四节 大科学工程
第五节 当代基础科学的研究范式
第六节 结束语:量子场论的整体性解释
参考文献
后记
量子规范场论的解释:理论、实验、数据分析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继堂。
得书感谢您对《量子规范场论的解释:理论、实验、数据分析》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