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L(中国)语境下二语写作纠正性反馈机制研究:英文

EFL(中国)语境下二语写作纠正性反馈机制研究:英文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纠正性反馈在二语习得中需教学者和学习者共同参与,认知的同异质性影响其研究和实践困难。

内容简介

国内外相关学者在二语习得和二语写作领域对纠正性反馈问题进行了持续研究。然而,对于纠正性反馈的效应,迄今仍未形成一致性结论。纠正性反馈的参与主体具有“双元性”,即考虑到纠正性反馈的特性,有效的纠正反馈需要教学者和学习者的共同参与。这意味着参与双方的偏好、经验和积极性等个体特征对纠正性反馈的效果具有明显影响。显然,二语教学者和学习者对纠正性反馈的认知偏差实际上导致了纠正性反馈研究和实践的困境:一方面,纠正性反馈具有认知的同质性,所有参与者都认可其在写作精确度提高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纠正性反馈具有认知的异质性,不同参与者对其影响路径和程度的认知存在明显个体性;这一共性与个性的矛盾加剧了纠正性反馈研究的困难性。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ABSTRACT

LIST OF TABLES

LIST OF FIGURES

Cont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Context Analysis

1.2 Outline of the Study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Form-focused Instruction(FFI)in SLA

2.2 Positive Evidence vs. Negative Evidence in SLA

2.3 Corrective Feedback in L2 Writing

2.4 Next Step for Classroom Practice

Chapter 3: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Participants

3.3 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Variables

3.4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3.5 Research Question #1

3.6 Research Question #2 & #3

Chapter 4: Quantitative Results: Pretest, Posttest and Delayed Posttest

4.1 RQ1: Overall Effectiveness of CF and the Type of CF in Relation to Students' Improvement in L2 Writing Accuracy

Chapter 5: Mixed Methods Results

5.1 Results for Questionnaire 1

5.2 Results for Questionnaire 2

5.3 Student Responses to the Open-ended Questions in Questionnaire 1

Chapter 6: Qualitative results: Interviews and Classroom Observation

6.1 Responses to Student Interview

6.2 Responses to Teacher Interview

6.3 Report from Classroom Observation

Chapter 7: Discussion

7.1 Quantitative Results

7.2 Mixed-methods Results

7.3 Qualitative Results

Chapter 8: Implications, Recommendations and Conclusion

8.1 Summary of Results

8.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EFL Teachers

8.3 Strengths

8.4 Limitations

8.5 Future Direction

8.6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A Grading Criteria for Linguistic Accuracy

Appendix B Test Prompts

Appendix C Questionnaires

Appendix D Interview Questions in Chinese

Appendix E Examples of Student Errors across Pretest, Posttest, and Delayed Posttest in the Three Groups

Appendix F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for Writing Length by Group in Pretest, Posttest, and Delayed-posttest

Appendix G Examples of Students' Responses to the Open-ended Questions In Questionnaire 1

Appendix H Abbreviations

EFL(中国)语境下二语写作纠正性反馈机制研究:英文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昕。

得书感谢您对《EFL(中国)语境下二语写作纠正性反馈机制研究:英文》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现代语境下的资本逻辑问题 电子书
本书深入研讨了资本逻辑如何推动现代性的演进并导致现代性的一系列问题。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资本逻辑批判理论,系统研究和分析了现代性的本质,得出了现代性本质上就是资本现代性、现代性问题实质上就是资本逻辑的问题的结论,并从资本逻辑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语境下解决现代性问题的出路。
中国贫困发生机制研究 电子书
本书在回顾和梳理我国扶贫政策萌芽、发展和成型的演进过程基础上,采取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应用Stata分析软件,重点对三个与低收入群体治理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分为三个大的研究部分,并发现:首先,对低收入标准设定的研究讨论。本书基于最新一轮微观调查数据进行低收入标准的评估。具体地,结合国际经验,分别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均值和中位数为低收入线取值标准。每五个百分点为一个间隔区间分别计算低收入线,结合地方
论闽南语歌谣、歌曲写作 电子书
本书分为5章,内容包括:曲调、旋律的记谱与相关的乐理知识;歌谣、歌曲曲调、旋律的基础形态与基本展现手法;乐句、乐段结构的歌谣、歌曲写作;单二部曲式的歌曲写作;歌词与歌曲的关系。
社会网络背景下商业银行绩效机制研究 电子书
李晓宇、张凯著的这本《社会网络背景下商业银行绩效机制研究》以分析研究商业银行社会网络对银行绩效的作用机制为目标,结合社会网络理论、资源基础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商业银行社会网络、核心能力与银行绩效整合关系理论分析框架,界定了商业银行社会网络、核心能力与绩效的研究维度,设定了测度量表,运用文献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和结构方程分析法等,对作用路径及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本书可作为金融专
异质预期视角下的汇率微观决定机制研究 电子书
本书旨在从利差交易行为和异质预期的视角揭示汇率微观决定机制,将利差交易因素引入到异质交易者模型的研究之中,立足于外汇市场异质交易者—基本面交易者、技术交易者和利差交易者的心理、预期、交易行为及相互作用机制,构建新的汇率异质交易者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