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政府卫生管理部门主导下的健康传播研究的第一部专著。
内容简介
本书将两个学科领域——政府(健康)管理和信息传播交叉融合起来,并结合当下的媒介生态和大量的具体实例,以独到的视角、新颖的思维架构,对这种特殊的传播形态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分析,提供了颇具启发性的研究结论。
在全球化和高科技时代,人类的生命健康仍然面临着各种风险的威胁。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和心理因素日益成为影响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因素。以传播健康知识、倡导健康新理念、改善生活方式、降低健康风险为目标的健康传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逐渐成为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一
序二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健康传播史的研究
二、大众健康传播媒介与效果研究
三、组织健康传播研究
四、以“医患关系”为核心的人际健康传播研究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研究
六、健康传播的外部环境研究
七、健康传播与文化研究
八、特殊议题的研究
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传播研究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原则
一、主要研究方法
二、研究原则
第1章 视角与语境:从卫生宣传到健康传播
第一节 国外健康传播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一、健康传播研究兴起的背景
二、健康传播的定义及其内涵
第二节 中国健康传播的当下含蕴
一、健康传播概念的传入
二、健康传播的现实含蕴
三、健康传播的基本特点
附 关于“非典”的几个问题——答陈婉莹教授
第2章中国健康传播的管理体系
第一节 政府卫生部门在健康传播中的角色
一、卫生部门的构成
二、卫生部门:既是信源又是传者
三、卫生部门传者的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 中国健康传播的管理架构
一、健康传播管理要素
二、政府卫生部门健康传播管理架构
三、个案考察:艾滋病防治知识传播管理体系
第三节 健康信息的管理与发布
一、健康信息的分类及特点
二、健康信息的监测、报告与管理
三、信息传输渠道与信息发布
四、食品安全信息的管理与发布
附 加、美两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管理与发布
第3章政府卫生部门健康传播的形象管理
第一节 卫生部门形象对健康传播的意义
一、卫生部门形象的内涵
二、卫生部门形象的意义
第二节 卫生部门形象的本质及特征
一、卫生部门形象的实质
二、卫生部门形象的特征
第三节 卫生部门形象的分类
一、理想形象与现实形象
二、有形形象与无形形象
三、总体形象与局部形象
第四节 卫生部门现实形象考察
一、媒体镜像:四家都市报调查
二、从医患关系看卫生部门形象
三、权威机构研究或调查折射出的卫生部门形象
四、民生话题中的卫生部门形象
附 伪公共卫生事件成因探析
第4章 卫生部门健康传播的主渠道:大众媒体
第一节 大众媒体在健康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大众媒体在健康传播中的角色
二、“议题设置”和“涵化”
第二节 卫生部门与大众媒体的“对立统一”
一、“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特殊机制
二、对健康传播的影响
第三节 卫生部门与大众媒体沟通与合作的基本情况
一、总体情况
二、日常实际操作
第四节 大众媒体健康传播概况
一、总体情况
二、电视健康传播考察
三、网络健康传播考察
四、四家都市报健康传播情况的调查
第五节 大众媒体健康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大众媒体健康传播问题原因之分析
电台主持人揭医药节目黑幕:专家只有高中学历
对“苏丹红事件”的不同观点
附 美国医疗报道理念与实践
第5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传播
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及特点
一、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
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健康传播的意义和传播机制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健康传播的特殊意义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健康传播的机制
第三节 个案分析:安徽泗县甲肝疫苗事件
附 近年来重大卫生事件
第6章中国健康传播的实施策略
第一节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传播体系
一、确立政府在健康传播中的主导地位
二、完善健康传播的管理体系
三、整合社会资源
第二节 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体的作用
一、关系定位:合作者
二、媒体关系的“管理”或维护
三、引导媒体恰当设置议题
四、拓展信息传播的渠道
第三节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管理与新闻发布
一、信息发布的主要策略
二、优化和完善信息发布制度
第四节 加强形象管理
一、卫生部门形象管理的主要方式
二、形象管理的理念
三、重视互联网的舆论引导
附 2006年4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布会评估报告
结语中国健康传播展望
附录1图表索引
附录2重要法规文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健康传播研究:基于政府卫生部门的考察与分析是2009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小申。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健康传播研究:基于政府卫生部门的考察与分析》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