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册是第十八辑。
内容简介
本辑“专题策划”聚焦“新媒体语境下的多元参与与社会治理”,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影响政府进行政策回应的要素、中产阶层在网络社会中的群像演变特征及其对舆情治理的影响、“高考”议题在媒体报道中的话语建构等;“学术沙龙”重点关注媒介研究指标体系的建构与测量,聚焦于对媒介使用行为及其影响机制的量化研究。“个案研究”重点关注国际网络空间建构与国家形象传播,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给传统文化形态带来的全新表征与影响。
作者简介
编者谢耘耕,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02-2004年于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从事科研工作,2007-2009年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从事科研工作。
曾先后在湖北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东方卫视工作,有二十年的新闻采编和媒体经营管理经验。
研究领域:传媒经济与管理、新闻理论与实务、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先后有三十多篇新闻作品和论文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上海新闻奖、湖北新闻奖、上海新闻论文奖等奖项。1996年10月,被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记协、共青团湖北省委授予“湖北省十佳青年记者”称号,并被共青团湖北省委授予“湖北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2004年11月,被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授予全国“十佳百优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称号。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卷首语
观点荟萃
稳定政治与传播机遇:新媒体环境中的政策回应变量分析
中产阶层在网络公共事件中的集体发声研究
从融合到陌路:“高考移民”与“异地高考”媒介话语建构的比较
抗霾NGO的动员框架建构分析
新媒体传播中环境风险的话语权争议、权力运作和治理路径
基于熵理论建构的融媒体指标体系建构与评测
移动媒介素养测量研究:理论流变与量表开发
2003-2014年社会舆论关注的重大司法案件基本特征和传播效果研究
网民心理视角下公共危机信息传播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互联网使用对在校大学生麻醉功能的影响研究
社交媒体上的自我表露与隐私悖论的消解
《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纽约时代广场传播效果研究
传播人类学视角下的中国区域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论虚拟现实技术环境下广告形态的变迁
虚拟现实技术与长白山文化区域形象传播
“R+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化”传播研究
道德相对主义泛滥下建构跨国网络伦理思考
《新媒体与社会》辑刊征稿启事
新媒体与社会(第十八辑)是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谢耘耕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新媒体与社会(第十八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