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的现代叙事

中国文学的现代叙事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只有树立人性的文学思想,才能拯救现代性的危机。

内容简介

现代性与启蒙运动是一脉相承的,现代性产生于以启蒙运动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价值观。真正能治疗现代性的疾病甚至是生态危机的唯有现代的文学和诗歌,因为后者是站在前者的对立面的,就像科技永远不可能取代人文科学的警示牌一样,现代性离不开人们对它的反省。只有树立人性的文学思想,才能拯救现代性的危机。 ​

作者简介

作者牛秋实,历史学博士,文学博士后。郑州大学西亚斯学院中文系教授,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言

第一章 晚清知识分子的魏晋想象与书写

第二章 刘师培与中国近代文学思想

第一节 刘师培的卢梭情结——西方思想传播的传统制约

第二节 刘师培关于中国文学史的学术史考察

第三节 文学与妇女解放运动

第四节 南社等革命党人的文人侠客梦与南方革命论

第三章 苏曼殊与李叔同的近代文学研究

第四章 章太炎、刘师培关于汉语语言学的论争及其意义

第五章 中国的文艺复兴——从国粹学派到民国时期的学衡

第六章 鲁迅《野草》中的艺术表现手法与幽暗意识

第七章 底层叙事与萧红小说中反讽手法的运用

第八章 历史小说与小说中的历史:李·C人小说创作中的想象地图

第九章 西南联大现代诗人群体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西南联大诗人群体

第二节 西南联合大学的新文学空间

第三节 中外文学传统的影响与穆旦的诗歌创作

第四节 冯至诗学思想探源

第十章 历史叙事、田园诗与沈从文小说创作中的牧歌传统

第十一章 贾平凹小说创作中的乡土文化意识

第十二章 对中国文化与文学的关照和解读:从白璧德到庞德

结语

参考文献

中国文学的现代叙事是2017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牛秋实。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叙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叙事医学:医患故事70例 电子书
本书以常见慢性病为主线,围绕人文精神、职业素养、医学伦理、社会保障等内容,精选了100个真实案例,编写成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主要分为两类,病患叙事是指以病人或其亲属的身份叙述关于疾病、痛苦以及同疾病抗争的过程,帮助医学生在一种自然状态下倾听、体验、理解生命;医生叙事是从医生的角度,以讲故事而非常规记录病例报告的方式,记述患者的症状、感受,医生的专业解释、诊断和治疗方案,以及医生在照顾病人过程中对自
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 电子书
本书涵盖了叙事文本的各主要成分,从文本、故事、素材三个层面入手,分别阐释了诸如事件、行为者、时间、场所、空间、描写、节奏、聚焦、视觉故事、叙述层次、非叙述评论、叙述者等诸多因素,对构成叙事文本的内在机制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作用等结合作品进行了阐释。
通往实践的中国文学理论建构 电子书
新世纪以来文学实践巨大的展开活力及令人震惊的展开规模,对当下国内尚居于主导地位的观念认识论文学理论形成无可规避的促迫。文学并不仅是文本,也不仅是认识对象,它更是实践对象,并且就是实践过程本身。本书研究要点在于揭示文学理论与文学研究对象的实践性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研究文学理论的实践属性、文学理论的实践逻辑、文学实践的鉴赏与批评活动、文学理论的实践文本学,以及文学理论的实践论研究方法等。
通向叙事之路:虚构写作十讲 电子书
本书由北师大教授张清华“文学创作理论与实践”的课程讲稿整理而成,从写作的文化身份问题、如何升华现实经验、文学对现实的伦理溢出、小说叙述的两个向度、个人经验与公共经验的连通等不同的角度讲解虚构写作。
非自然叙事.当代叙事理论译丛 电子书
本书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次为非自然叙事研究的系统化,即厘清非自然理论概念,回溯非自然叙事历史,采用多理论视角进行具体文本的批评阐释,展现出对非自然叙事研究的深入思考。第二个层次为内容的全面性,即分别从纵向(跨时代)、横向(跨文化)和综合(跨文类与跨思潮)的角度进行非自然文本的广泛呈现。该书呈现了不同国家非自然叙事的历史,尤其关注非自然叙事出现的广泛性和自发性。